背影
那幾天我很想見到師母,也許是心里急切想見到她的原因。一天上午,在小區(qū)里走在我前面的一個人和我相距有七八米遠(yuǎn),一眼望去,那不是師母嗎?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喊了一聲師母,那人沒有回應(yīng),我以為師母沒有聽見,就又喊了一聲,還是沒有回應(yīng)。我加快了腳步,趕到那個人身邊。那個人一側(cè)臉,呀!我一臉尷尬,趕忙對那人說聲:“對不起,認(rèn)錯人了?!蹦莻€人的背影與師母的背影像極了。她笑著對我說:“誰都有認(rèn)錯人的時候。”緩解了我的尷尬。這是一個熱情善談的人,向我問誰是我的師母?我本不打算告訴她,因為師母是誰到不必保密,但是,畢竟我與她素不相識。在她善意的追問下,我還是如實的告知了她,而后禮貌的道別了。
說起我與老師、師母之間的稱呼,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那么有趣、讓人高興又自然。在我沒做老師的學(xué)生之前,老師與師母稱我為嬸。后來,有幸做了老師的學(xué)生,他們對我的稱呼沒變,但是我必須要改變對他們的稱呼——老師、師母。為稱呼這件事我們在課堂之下展開了小小的爭議。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文明社會,幾千年了,哪有誰長就不是“徒”的道理呢?古訓(xùn)不能忘記: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傳授了我知識,無論師者年齡大小,怎能直呼其名呢?老師有恩與我,自古“恩”與“師”緊密地嵌在一起,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名詞。對老師、師母的稱呼再正常不過了。
那幾天,我為什么很想見到師母呢?不單是想念,還有其原因:師母性情溫和賢惠,對人熱情、坦誠,是個很有修養(yǎng)的人。我喜歡和她交談,師母說話時總是面帶微笑,也總是微笑著傾聽我的東一句、西一句——跳躍式的訴說。對我的觀點和見解,她總是適時、恰當(dāng)?shù)靥岢鲋锌系慕ㄗh和指導(dǎo)。使困惑的我茅塞頓開。師母在我心中是一位堅強的長者。師母純潔的氣質(zhì)猶如窗外的月光澄明清澈。日子久了,我想見到她的原因就是想得到她那猶如澄明、清澈月光的照耀和撫慰,讓蒙塵的心回歸純粹與潔凈。
一個周日的午后,我與師母相約在公園小敘。我們已成為知心朋友。我們坐在一棵古榆下的長椅上。這里四周綠樹掩映,很安靜。我們天南地北地聊著,各敘著所聞所見、所解。下午的陽光格外燦爛,我們的心情也像陽光般燦爛。時間真快,我們感覺剛剛坐在這里,就又到了該回去的時候了。師母挽著我的胳膊,邊走邊親昵的對我說著話。我突然覺得我還是嬸,她還是個孩子。這一刻,我們又回到了從前……在公園門口分開始,我們有些不舍。我讓她先走。我望著她熟悉的背影漸漸遠(yuǎn)去。她突然又轉(zhuǎn)過身來,朝著我揮手。我心里一熱,也揮揮手,示意走吧。望著她年輕充滿活力的背影,望著她親切的背影,望著她的背影在我的視線中變得模糊……我開始移動腳步,想起剛才她對我說:“我們暑假再聚。我又想起小師妹暑假也回來。我不由自主地又朝她背影的方向望去……此時師母正在公交車上吧?
我的老師是一位學(xué)識淵博的大學(xué)教授,他是純粹做學(xué)問的人。他惜時如金,又是一位知名的學(xué)者。他如此純粹地對待事業(yè)、生活……他獲得了更多的理解和尊敬。在老師的教誨下,我對學(xué)習(xí)充滿信心,懂得了讀書、學(xué)習(xí)是智慧的源泉!正如英國著名哲學(xué)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庇谑俏覍?a target="_blank">人生充滿希望和追求。忘記年齡,晚景中尚有月色。在此引用臺灣著名詞作家,九十高齡的莊奴老先生的一句話:“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币郧f老為榜樣,活出精彩來!
2012年6月17日(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8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