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父母最后的時光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越來越注意健康,養(yǎng)生,保健,其目的是要健康長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這樣的話題被人們傳遞著,并被認可和采納,并落實到實際當中,這是好事,說明國人健康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國老齡化居世界之首,中國的醫(yī)療,養(yǎng)老金使每個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人的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老年人合理的飲食和快樂的運動鍛煉,使許多老年人的壽命得以延長。但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死亡,又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
兩個月前,我親眼目睹了兩位高齡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光的全部過程A:一老爺子八十有五,突患重病不能進食,只能靠喝一點水和打點滴維持生鳴。住院半月兒女輪值,可別說這老爺子的生命力還真頑強,一個月過去了,還很清醒。兒女們吃不好,睡不好,很是疲憊。這時兒媳坐不住了,四處算卦“公公怎么這么能靠呢?還得幾時才能死去,好歇歇,消停消停??伞翱墒屡c愿違”,這個老爺子竟又活了兩個月才辭世。
這件事引起了我沉重而深刻的思考:因為我的父母健在,所以我從沒去想過這么沉重的事情,看起來是要認真的想想了。我們不論現(xiàn)在是少年,青年,中年,我們每個人都將會或已經(jīng)為人父母。哪個父母不是對自己的孩子百般疼愛,視為掌上明珠呢?特別是當下,每個家庭都是獨子,基本要風來風,要雨得雨,我們愿為孩子付出一起切。反思一下,我們很少想到父母的需求,而年邁的父母卻一心牽掛著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著我們,父母又向我們索要了什么呢?父母只要一見到兒孫,那寫滿滄桑的臉上仿佛一下子就像秋天盛開的黃菊花。
前幾日,我在2012第三期的《讀者》中看到了一篇讓我沉思落淚的文章《父愛永不缺席》。
文中的父親陳衛(wèi)民,尿毒癥晚期,生與死的區(qū)別已不那么分明,但,誰來照顧他三歲的兒子卻是他最大的擔憂。于是他給兒子寫了無5封信,落款時間分別是:2020。9、2026。10、2030、2036、2038,分別對應著兒子上初中,讀大學,入職,結(jié)婚,生子的大概時間。這種別樣的父愛,讓人落淚,讓人深切的體會到父愛如山,父愛的偉大。(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同期刊登的《父愛很疼》講述的是石家莊市,五歲的女孩然然,不慎被雞舍爐腔竄出的火苗引燃的塑料墻體和棉被而被燒傷。最終全身60%三度燒傷,10%-20%需要植皮。杜金輝身為父親說:“如果需要我可以把我全身的皮膚割給我女兒……為了省下千余元的取皮費用,他只用了局麻。凌遲般的手術,為了女兒,他都堅持的挺了,讓在場見慣了“血腥場面”的護士無不動容落淚,有記者問然然用一個詞來描述父親對你的愛嗎?小然然脫口而出“父愛很疼”。
對比老爺子的兒媳,她心中缺少愛,哪里有孝道可言呢?難到她就不怕被人恥笑嗎?難道她就沒有生命中最后的時光嗎?老爺子的今日便是她的明日。到那時,她也許會因此而悔恨,哭泣,但為時已晚。做人,特別是做人子的,一定要做到百善孝為先。因為盡管這樣,也報答不完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B:這是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一生勤勞,三年前,患小腦萎縮,發(fā)展成精神病,屬于狂躁型。老奶奶育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兒女們對待患有精神病的母親就像對待一個不懂事的嬰兒一樣充滿愛心和耐心。半年前,老奶奶病得臥床了,除了得到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外,兒女們想盡辦法給母親增加各種營養(yǎng)。因精神病加重的原因,老奶奶有時拒絕進食。兒女們輪流溫柔的和母親說話,哄著她,對她說:“媽,大姐來了,你快說大姐?!碑斔龔堥_嘴,剛說一個大字的時候,一勺用各種水果榨成的汁,酸奶,雞蛋羹等營養(yǎng)液就喂到了老奶奶的嘴里。猶如在即將燃滅的爐火里又加了一鏟煤,雖然不能熊熊燃燒但也能再溫熱一陣子。兒女們明知道已無法挽救母親,可是他們實在舍不得母親的離去??!為使母親能多活一分鐘,兒女們都付出了全部努力。大女兒已經(jīng)64歲了,體弱多病,仍然打著點滴盡力伺候母親,老奶奶最小的兒子已55歲了,有一點要說明:在老奶奶沒有生病的時候,她的五個女兒都百般的孝順,在最后的日子里,老奶奶瞬間的清醒,用渾濁的雙眼看著站在眼前的兒女們,用微弱的聲音說:“看把你們累的,來世我還做你們的母親……”渾濁的淚水在無神的眼中流了下來,老奶奶帶著安詳、滿足、靜靜的走了。
平凡的兒女,卻沒有不平凡的孝心,令人感動,讓人充滿敬意,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生命的尊嚴,這是人生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一個人的出生和死亡,如同日出和日落一樣莊嚴輝煌。作為兒女,一定要尊重父母生命中最后的時光。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8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