檻外籬邊何處秋
秋風掃過晨曦,空山的黃木又該歸根。雁字南回,留下身后的一縷牽掛,默默無聲。
透過一夜的清涼,惺忪醒來,捧一杯熱茶,懷想著過往的熙熙攘攘。如今,誰能為我再彈唱一曲秋韻,邂逅這無邊的惆悵?
順著窗戶的縫隙看去,檻外籬邊,誰在題寫滿紙素怨,訴說秋心?重陽后,籬菊開得繁盛。各種色彩,各種姿態(tài),引來多少墨客騷人,卸下滿懷詩詞歌賦?又招來多少影師畫匠,精心醞釀一存其態(tài)?
唐代詩人白居易說過:耐寒唯有東籬菊。的確,鳥語花香的春季,百花多在其和煦的春風關懷之下,才得以繁花似錦,得到世間世人的親睞。就算夏季的映日荷花,也是在驕陽的關照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唯獨籬菊不與其一,獨開眾卉已調時,我花開后百花殺。當春夏的繁華殆盡,我默默的,悄無聲息的含苞待放,安靜地走向等待我的秋風秋雨秋霜。是涼?是寒?是譏笑?我不在乎!因為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同樣也會凋謝,埋葬在烈烈的西風中。我從不后悔我的選擇是多么凄涼,如秋霜的凄涼。煙花不也有一瞬的繁華?他也冷,他也凄涼,但是他把蘊藏的人生在那繁華一瞬,留給了世人無限的深思。剩下一縷煙,氤氳在所有世人的眼前,沉淀在深深的心里。
我默默的開過一季,就算是在這世間在這一季留下了我淺淺的一筆。即使世人一千零一次的回眸,都不曾留意。這又能怎樣呢?在這一季,有過我的痕跡,或許就已經足夠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莊生曉夢迷蝴蝶,我目沉思解籬菊。在這秋風蕭瑟,落木紛紛的季里,我似乎總算感受到了那么一絲的暖意。
這時,忽然有一點秋風趁我不備,順著窗戶的縫隙偷偷的爬了進來,涼了整杯茶的濃淡,又悄悄的從另一頭走了,還回頭笑了笑。太陽高掛大展其顏,似乎也不懷暖意。
我順手翻起一側的詩集來,我也不知是太巧,還是本有預謀。一翻便是唐寅的《菊花》,倒讓我驚訝了一番。其詩如下:
故園三徑吐幽叢,
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
盡借籬落看秋風。
這是秋季,也是很容易讓人傷感的季節(jié)。天涯赤子們,看異地秋景,總不免覽物思歸,可欲歸又不能歸,其無奈,誰會其中意?恐怕也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吧??吹骄栈ㄍ掠模钟尚?a target="_blank">思念起默默守候的戀人。此刻,是否也在籬菊旁訴說相思,淚滴籬落?心有靈犀,你情,我意,早知。待他日,功成譽歸,定當風光迎你入門,執(zhí)子之手,相守一生。
籬菊無意惹秋思,秋思處,盡是斷腸語。三徑幽叢,開遍了人間的思引。不是籬菊惹秋思,倒是秋思寄予籬菊了。
我想那時那刻的唐寅,縱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面對著這三徑幽叢,恐怕卻也忘記身后的功名浮華了吧。遙想向時故園月,盡照籬落墨齋邊。而今功名身滿載,天涯遠望隔重山。
功名滿載,譽滿天下,得萬人頌,又能怎樣?嫣然一笑后,不也過眼煙云?!氨M借籬落看秋風”,譽我才子,天下傳遍,都不如這三徑籬落、一夜秋風知我心。
詩為向時作,誰解其中味。猜測了唐寅的詩,到又讓我想起了黃巢的那首《詠菊》來: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慢慢讀來,卻沒有一絲愁味,到給人很多期許。但再細看來,里面透露的卻是一股殺氣。滿懷壯志的黃巢,出身藩鎮(zhèn)割據(jù),社會腐壞黑暗的唐末??瓶疾坏诘乃J清了時事,對朝廷失去了信心。
在這樣的社會,農民起義是歷史的必然性。就在這時,黃巢在家鄉(xiāng)率眾響應了王仙芝領導的農民起義。王仙芝死后,黃巢繼其位。這場唐代規(guī)模浩大的起義,在黃巢的率領下,攻破了長安,建立大齊??墒?,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黃巢的起義與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一樣,最終歸于失敗。萬念俱灰的黃巢,自刎了。因為這就是歷史,他的滿腔豪氣只能讓他為以后的歷史埋下伏筆······
歷史留下了這一筆,留下了一捧菊花,香陣沖天。
結局卻還是凄涼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宏遠只能留給后來的歷史了,或是江山一統(tǒng),或是護一國安定,或是居廟堂者大顯武功······
今日的秋風,使我控制不住我的心緒,斷斷續(xù)續(xù),起起伏伏。窗外的菊花依舊繁開,戲笑著秋風,秋雨,秋霜。
我靜靜的看著它,在思索著。菊,承載得太多了。既要獨自忍受秋風秋雨秋霜的欺凌,又甘愿為赤子傳遞相思,遙寄素書。還要為才子佳人的詩書提供意象,又要侵染歷史的斑斑血跡······你太累了,本該休憩??汕?a target="_blank">過去,你仍然悄悄地開放,又悄悄地零落一地。我不是同情,是我匪夷所思。
又是一股秋風襲來,你謝落一地。無怨無悔。
檻外籬邊何處秋?你的謝落一地,便是整個秋季。
此刻,這個秋季,又變得無限冷漠······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518723/
檻外籬邊何處秋的評論 (共 1 條)
- 仰望月色 審核通過并說 欣賞,歡迎來訪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