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xiāng)村女老師的自白
夜正深,沉寂而幽靜,正如我此刻的心靈,經一夜梵唱與聆聽,也彈奏不出月光似流水的平靜,卻平添了一份悵然與失落。
當人們在感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時,當人們在贊嘆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時,當人們還沒有把觸角延伸到鄉(xiāng)村時,當社會上對教師表面的尊敬心底的不以為然時,陣陣的心痛從心口漫延開來,如春天瘋長的長青藤,光怪陸離。
教師不是神,不食人間煙火,大多數教師窮盡一生活得平凡而又辛酸,除了行業(yè)里少數一些所謂的功成名就者。桃李滿天下,的確,收獲了一個又一個學生的微笑,拾取了一份又一份純潔的情感,然后在精神世界的富裕里享受著物質世界的貧乏。這是荒謬的相對論么,在一方面得意卻在另一方面失意?
或許很多人都固執(zhí)的認為教師談錢很俗,自古孔圣之道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道授業(yè)固然是對的,無私奉獻也沒有錯,可是,誰又曾真正地關懷過鄉(xiāng)村的教師和那些孩子們?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教師的工資在國家公務員序列中是最低的,又何況還是鄉(xiāng)村教師?為官當權者還能有這補貼那補助,更不用說所謂的灰色收入,鄉(xiāng)村教師呢?他們忍心剝奪同樣是生活在底層的以天地為生的農民么?他們能下得了手嗎?或者,真是下得了手,又何有可巧取豪奪的資本?
我,一介鄉(xiāng)村女教師,在鄉(xiāng)村工作將近五年,未婚,現在一個月的總工資(就是什么都算)不超過一千五,上繳國家的(住房供給金,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電費等)將近有一兩百。自己的伙食(飯,菜,手機費等)又要一個三百多,這還算是省的??!在突發(fā)事件下(學生有困難,學校要搞一個什么建設,國家那里又需要什么救助,遇上親朋好友結婚辦喜事)這里也要個三百,也算比較節(jié)儉的了!這里就將近扣七百了,那我存折上就應該是還有八百!每當思考這個數字時,或者想到新聞上某某高官落馬時,痛便在心口醞釀成一朵朵滿山遍野的杜鵑花。(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孝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在黃土地里辛勞一生的父母把我們養(yǎng)大撫育成有用的人容易么,我也想讓父母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也想讓父母風風光光體體面面地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物質便利,可我,只能用微薄的薪水給父母補貼家用,盡一點作為兒女的微薄之力。
再看看其它單位逢年過了發(fā)的補助,都是以成百上千來計算的。而我所在的鄉(xiāng)村,過一個教師節(jié)三十,這還是教師引以為榮的節(jié)日呢。中秋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一合月餅,另五十元!什么叫天堂,什么又叫地獄,在剎那我明白得五體投地。
身為女教師的我,也曾看到街上花花綠綠的裙裾飛場而心動,可以說我庸俗,可是我還只是一個末婚的女青年呀,我有權利萌動一些關于女孩的心思。一年內還要買點衣服,鞋子,小玩意之類的東西,還要積極向上,買點書籍什么的??蓵r下的衣服除了菜市場有十幾元的衣服,恐怕其它的地方五六十的也是下等貨了,一兩百的也就習以為常了。自然,我不是有意要去攀比什么的,可就連我卑微的虛榮難道也不能想想么?
街道的恐音是一雙雙光亮的各色各樣的鞋所發(fā)出來的,而低頭于城市的熱鬧與暄器時,卻平添了一份自卑。有時負氣地想,憑什么別人可以蕩漾著微笑穿梭于尋常巷陌?
鄉(xiāng)村,有著田園風光的美麗,也有別于城市的安靜,甚至還有鄉(xiāng)野里獨特的氣息。
城市的家長還知道重視教育,他們會請老師做家教,還有愛教收入。農村呢?有時因為孩子父母不在家我們還要打電話聯系他們,生病了要我們老師先付出,遇到不講理的他還就不換了,或著學生不記的了,哎!那也只有不了了之了,誰還愿意為了那幾十塊錢而臉紅耳赤去學生家里催討呢。
我還只是單身,要是他們那些結婚了的,要買房子,供養(yǎng)孩子等等,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偉大與辛酸,還有感嘆他們課余時間的嘆息。他們真不容易,柴米油鹽才是現在真實的生活,但他們穿梭于菜市場為幾毛錢而斤斤計較面紅耳赤時,和我在櫥窗前為某件心儀的東西躕躊猶豫的感覺是一樣的。
但我不再關懷你,而你不再安慰我,還要記得,在我們菲薄的流年,還有很多鄉(xiāng)村教師在為生活掙扎著。
寫下如是文章,完全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自白,只求能引起社會的關注,讓提高鄉(xiāng)村教師的待遇不再是一紙空文,讓社會不在是語言上尊重我們,還要在物質上給予我們冬天里炭火的溫暖。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5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