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幸凡身到此間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來普陀山,因為來得匆忙,事先并未了解多少普陀山的資料,在我心目中這山無非就是一座有幾個寺院的山而已,這樣的山未必比我先前看過的山好多少,于是帶著這種漫不經心的態(tài)度開始了行程。從南昌到寧波的火車,走了十多個小時,因為是獨行,大多數時間我都是躺著的,一路上也沒聽到其他旅客談論普陀山,“知我心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就這么百無聊賴地晃到了寧波。
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去了汽車站,先到的沈家門,復至半升洞,再從半升洞乘快艇上普陀。剛上普陀山,感覺這世界立刻清靜了許多,這里的天似乎比都市藍了不少。因為在路上耽誤了些時間,所以馬不停蹄地往最近的寺院趕,盡量多參拜些寺院。
到的第一個寺院是法雨寺,算是名氣很大的一個寺,據說普陀山的每一個寺院都有它的故事,比如“不肯去觀音寺”的不肯東渡日本的觀音像,注定是要留在這普陀山供人朝拜,但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沒有人講這些故事,來這的人們此刻都自覺地安靜下來,焚香祈福,此時焚香人的心都是虔誠的,不管是有所求還是無所求,這一刻我相信大多數人的心中都裝著莊嚴的佛,可能大多數人的心中也忘記了名利追逐,我也隨著人群焚香祈福,雖有期盼心卻比初上山時靜了許多。在吃齋處的外面,看見一個云游僧(我不知是否該稱他為苦行僧)他衣衫襤褸,一雙鞋都破了,我不知他從何處而來,但我知道他這一路一定吃了不少苦,來這也只是參禪,這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我知道這是他的信仰和追求,生命不止,參禪不息,這時我都有些羨慕他了,現(xiàn)今社會,太缺乏這種信念和執(zhí)著了。這一路上也看到一些三步一叩首的參拜的僧人和香客,但在我腦海忘不了的還是這位恬靜的大師。
一路寺院走下來,天就快黑了,而寺院人僧人也該清修了,原來一直對這種青燈古佛的修行不理解,現(xiàn)在明白了,因為我仍是個俗人。
參悟的時間總是太短,一天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依依不舍地離開時遠遠地看見南海觀音像,竟有些動容,這時太陽也露出了小半個臉,可惜不能坐看海上日出。在船上向窗外張望,就見太陽一直隨著,恰像不舍離去,我想這次我是結下佛緣了,必有再來的時候。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5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