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一樣的年紀
唯愿這一段時光莫走的如此匆匆,停下來等等我······
時光匆匆,轉(zhuǎn)眼間大學(xué)生活已過多半,越來越能感覺到一種“急迫感”。對于一個不怎么滿意的大學(xué)生活,我總是充滿了不安,有時想要抽離,有時又恨時光太快。奈何這匆匆的歲月總也帶不走我許多的愁,這樣匆忙的逝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的風(fēng)格,每每寫作必要有“情”在,不然總覺得少了些什么。真實的東西看起來都是那么少那么少,于是每天都反反復(fù)復(fù)地詢問“夢里花落知多少”?豈知夢其實從未醒來過。
從前汲汲于夢想的心,現(xiàn)在也被逐漸磨得失去了當(dāng)初的“棱棱角角”,自以為淡然的日子,竟過的匆匆如流沙。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浪費年華,留白一樣的年華······
二十幾歲,按理說應(yīng)是花一樣的年紀,我卻提前讓自己蒼老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扮演一個“媽媽”或者“大姐姐”的角色。然而,呆在象牙塔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洞察周圍人的“冷漠”。似乎每個人都在自己給自己圈定的圓圈上不知疲倦的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終點即是起點,起點也是終點······
多年后,當(dāng)我們再次回首這段算不上輝煌的歲月,記憶留給我們的又將是什么呢?到那時,又有誰,還記得正襟危坐在自習(xí)室一隅的傻傻的女孩?又有誰,還會時常攜兒帶女,返回這個刻著青春夢想的地方?誰說的:“我們都不過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有時候,敲敲門、喝杯茶,就要遠走天涯?!甭犉饋?,這些日子的喜怒哀樂,都不過是四年后讓人不幸傷感的符號,又會有多少人心懷朝圣之心去祭奠。去感激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張潔說過:“愛是不能忘記的”,事實上,任何東西都有被記起的價值。不要等到我們花兒一樣的年紀隨風(fēng)俱去的時候,才想起來去緬懷,為曾經(jīng)錯失的無知翻箱倒柜的尋找無聊的理由。青春時代的我們是幸福的,也是易感的,很多東西會在我們猝不及防的時候,在我們內(nèi)心最軟弱的那塊平臺上,翻來覆去的疼痛起來,然后讓我們痛不欲生。
最美的故事發(fā)生在最美的季節(jié),對于處在花季的我們來說,這樣的時光越發(fā)的顯得太過匆忙,還有很多事情都未來得及開始,就要草草結(jié)束了,連回憶都成了一種負擔(dān)。
四年后,彼此各自背起行囊,開始了下一段不知去向何方的旅行。然后身后的這些人,又成了那些被稱為“故友”的人。“離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勝傷感的符號,它不僅意味著分開,更以為著“難再聚”。所以我們想盡辦法冷落它、逃避它,費盡心機的離它而去。然而,誰又能和誰永遠在一起呢?無怪乎林黛玉笑著吟出了這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越來越能感覺到,再多的話,都無法表達我們對這一段“花兒一樣的年紀”的珍視,誰不想永遠年輕呢?
但愿著一段時光莫走的如此匆匆,停下來等等我······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54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