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嶺探幽
崤 嶺 探 幽
育苑春泥
沒有到過的地方是美景,此言不虛。因為不曾去過,那層虛幻,那層神秘,才會縈繞于懷,讓人生發(fā)出一種別樣的美感來。
————題記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fā),
夢已經(jīng)醒來,心不會害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
。。。。。。”
初春的山,還沉浸在羞澀之中,薄霧之中,聞名遐邇的崤山關(guān)隘雁翎關(guān)到了。第一次加入“驢友”行列,稚嫩、老土,顯然可見,不過興奮、新奇、美妙之感很快遮住了這些。一邊欣賞山色,一邊緊跟“驢友”隊伍,徒步行進,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
雁翎關(guān)位于陜縣東南,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雁翎關(guān)春秋時稱南陵,北魏至唐又稱西崤,其附近諸山,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有千崤、盤崤之稱。雁翎關(guān)為分陜扼秦的咽喉,最窄處僅寬30米,其險可知。關(guān)口海拔851米,兩側(cè)懸崖峭壁,頗為兇險,關(guān)口東南響屏山為諸山之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不知這里有無神仙的傳說,但崤山自古卻很有名氣,雁翎關(guān)和函谷關(guān)共同構(gòu)筑起了崤函古道上的天然屏障和軍事要塞。不承想,近日竟步入其腹地,不亦快哉!遙想當(dāng)年,連年殺伐征戰(zhàn),夏后皋曾埋于陵上;遙想當(dāng)年,崤山風(fēng)雨大作,周文王曾避雨于崤山之下;遙想當(dāng)年,還有驚天地、泣鬼神的秦晉崤之戰(zhàn)也曾發(fā)生在崤山。。。。。。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倏地想到一句戲詞,不由得笑了,呵呵!沒想到今天趕上了,一是徒步,二是穿越,三是探險,這三部曲正在腳下奏響呢。
沿著陡峭的山間小路迤邐而行,兩邊裸露的巨大巖石映入眼前,半坡上星星點點散落著一些不知名的嫩綠的小草,小草隨風(fēng)搖曳,似乎在歡迎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吧。
山中有水,就有了靈氣兒。石縫之下,竟有細小泉水淚淚流出,又在一巨石旁積成一泓潭水,清澈見底,游魚可見,可見“水至清則無魚”之說也不大靠譜。忽發(fā)奇想,若用此水濯洗心靈,定是美事也。
不遠處,有一巖石向外突出一角,遠觀猶如蒼鷹之嘴一般,這才知道,已經(jīng)到了鷹嘴石了。翻過窄口山,眼前突然豁然開朗起來,一個村舍橫臥在下面,裊裊炊煙,屋舍儼然,猶如進入世外桃源一般。幾株合抱粗的百年古樹挺立在村旁,虬枝盤曲,造型獨特,成為一道美麗景色,惹得人們紛紛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穿越,在坡上,在坡下,在林林叢叢中,路就在樹叢里一點點延伸開來。在藤蔓交織的樹林間小心穿越,頗有些“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感了。
坡上,黃一片,白一片,綠一片,那笑得燦爛的黃花是連翹,那迎風(fēng)起舞的白花是桃花,還有那腳下不知名的小野花也不甘寂寞,也在向風(fēng)兒炫耀自己的美麗,不過,我還是鐘情那句“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的意境。
爬上一個山口,迎面卻吹來了強勁的風(fēng),刮得人睜不開眼睛,卷起的枯葉在空中旋起來了。抓著藤條,慢慢挪著下去,便來到一個山溝。但見林木茂盛,許多藤條纏繞樹上,或長在巖石上,彎彎曲曲,直垂下來。令人頗為納罕的是,巖石上生長著不少樹木,根莖深深扎在石頭的縫隙里,頑強地生長著。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其生命力竟是如此堅強!
“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
它近在心靈,卻遠在天涯,
我所有一切都只為找到它。。。。。?!?/p>
是啊,找到什么呢?我想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反正,我要在尋找天趣、野趣之中,最終尋找到人生當(dāng)中始終保持的一顆快樂之心。在崤嶺里穿越,尋找歷史早已塵封的痕跡,感受崤山的雄渾博大,領(lǐng)略崤山的寂靜幽深,品味山中一切生命力猶如血脈噴張的堅韌、頑強和挺拔。
穿越,在歷史和現(xiàn)實之間,在城市和山野之間,在自然和人文之間,溝通了一條愉悅心靈的路線。那就是快樂老家。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72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