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永駐心間
雷鋒精神,永駐心間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敝娙岁翱思胰缡钦f。
—題記
陽春三月,和風洋溢;鳥語花香,萬紫千紅。今年三月的“學雷鋒”活動已如火如荼地開展,校園里,各種志愿活動方興未艾;社會上,眾多紀念活動亦是此起彼伏。
你可記得是誰樂此不疲地做著一件又一件你都不在乎的小事;是誰愿永遠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是誰在那艱苦的歲月里矢志不渝地堅持著自己的信仰。
你又可記得是誰在那次倒車事故中,不幸被電線桿子砸中,當場昏死在地,從此再也沒有醒來。那一年,舉國哀悼,大地轟鳴,風雨同泣,山河愴然。(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他便是雷鋒,一個年僅22歲的帥小伙,一條正當演繹青春年華的生命就這樣地逝去了,永不再回來了。他的動人事跡加之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照片,使得所有人都把雷鋒定格在那一年,那陽光般的微笑,那不再消逝的青春,那永駐人們心中的夢。
雷鋒,他作為上個世紀60年代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勞動楷模,曾被毛主席給予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高度贊揚,周總理則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為“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
雷鋒,一個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平民英雄;在孩提時代,我們便耳濡目染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他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付諸于實際行動;把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很好地弘揚傳承;把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詮釋的淋漓盡致;把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盡情地演繹;把擠出時間學習,補己之不足的釘子精神認真地在生活中踐行。
今天,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思想觀念亦有了巨大的轉變。有人說現(xiàn)在“學雷鋒”只是一種形式,沒有實質內容。我只能說你見識淺薄,不懂“雷鋒精神”,更不懂我們中華民族需要什么,時代需要什么。
何以當?shù)蹏髁x列強把我們祖國侵略的遍體鱗傷、體無完膚時,我們仍舊一時無可奈何呢?何以當地震等重大災難發(fā)生的時候,我們大家都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呢?拋開民族大義不說,就單單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雷鋒的影子也無時無刻不陪伴著我們,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可枚舉的,如被稱為“當代雷鋒”的郭明義就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雷鋒典范。作為獻血模范的他,20年來總共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之多,其精神可敬可佩,被授予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國家每年關于對“雷鋒精神”的獎勵表彰,他們也都是“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雖然我已是耄耋之年,我還是要把有限的生命繼續(xù)投入到無限的‘留住雷鋒’的事業(yè)中”,這是82歲的雷鋒事跡見證人,“曾為雷鋒拍攝200多張照片的老人張峻,在沈陽軍區(qū)“深入開展新形勢下學雷鋒活動座談會”上講的最后一句話,他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踐行著那誓言。
其實,雷鋒距離我們并不遙遠。一個又一個“活”雷鋒就在你、我、他的心里和身邊。雷鋒精神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所以我相信,“雷鋒精神”并未遠去,也并未褪色,仍舊活力迸現(xiàn),永駐心間。
讀著雷鋒的事跡,仿佛聽到雷鋒親切的話語猶如音符般在耳邊跳動,整個世界都為之感動。當今社會,只有把“雷鋒精神”扎根在我們心底才會有所頓悟;只有把“雷鋒精神”踐行到我們日常生活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更加和諧。希冀盡可能多地涌現(xiàn)出千千萬萬個“雷鋒”,將“美麗中國”踐行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寫于2013-3-12下午五點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73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