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詩?周南?關雎》的詩句。而詩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背闪藗髡b千古的絕句。但“窈窕”一詞,在《詞?!泛汀缎氯A字典》中的解釋是“好美貌”、“美的樣子”。筆者認為,對“窈窕”的解釋僅僅從淑女的外表現(xiàn)象作表述,而忽視了淑女的心靈、真善美,是不太確切或帶有片面性的。其實,“窈窕”二字是一個并聯(lián)的合成詞。清代的《經(jīng)古籍纂詁》里說:“窈窕,美容曰窈,美心曰窕”。因此,應該解釋為美麗端莊、心靈美好或文雅賢惠的女子更確切。
就如何看待美,縱覽中國歷史,各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窈窕”描述記載。自古以來,中國婦女就非常注重穿戴、束發(fā)、描眉、擦粉、涂煙脂、抹口紅等等,從古至今一直延續(xù)著,它已經(jīng)成為婦女一種傳統(tǒng)的美容藝術。
在“窈窕淑女”中的“窈窕”,它既注重了淑女“飾面”的同時,又注重了淑女的“修心”,只有外表美麗端莊、心靈美好、賢惠善良,才能具呈“窈窕”幻影,也只有注重飾面的同時,更要注重飾德修心,也才能稱得上“窈窕”。
在《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中,描寫衛(wèi)莊公的夫人莊姜: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痹谠娙说墓P下,美女的手是很柔軟的,就像春天初生的嫩芽;皮膚是光滑細膩的,像凝固的脂膏;脖子白白的,就像天牛的幼蟲一樣;就連她的牙齒,也像瓠瓜的子那樣又白又整齊;額頭像小蟬那樣方正豐滿,雙眉像蠶蛾須又彎又細又長。從這詩句來看,描寫美女可謂達到了極致。從詩文中不難看出,古人贊賞美女,總是喜歡用一些細嫩、光滑、質(zhì)感的植物和動物的來做比擬陳述,而且由于這些物和體本身就很稀有,因此,它將美女襯托得美輪美奐,讓人覺得她們身上有一種超于自然的美。細讀之下,讓人覺得絕色美女的莊姜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眼前,令人目不轉(zhuǎn)睛。以此推來,《關雎》中描述的“窈窕淑女”,她也是一位貴族女子,她的“窈窕”亦不應例外。
“窈窕”一詞,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觀賞取向。
一是以苗條玲瓏之美?!榜厚弧币辉~,在《關雎》中“窈窕淑女”的體態(tài)是符合當時人們對于美女的審美度評判情趣的,不同時期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夢幻,賦予她自身審美價值觀的價值取向?!榜厚弧币话闳硕颊J為就是苗條之意,借以形容女子修長柔美之體態(tài)。《關雎》中“窈窕淑女”就應該是擁有比較瘦而修長的身材?!俄n非子?二柄》:中楚王就喜歡苗條玲瓏的女子。詩曰“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當時就是以苗條體態(tài)的女子為標準的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二是以亭亭玉立之美。絕大部分年代的古人都是以肥為美的。在敦煌壁畫等古典繪畫作品中,以肥美的形象居多。事實上,在《詩經(jīng)》里面,也同樣可以找到其他以肥為美的證據(jù)。例如,前面談到的《衛(wèi)風?碩人》一詩,在描繪莊姜的美麗時,便是以肥為美。其詩曰:“碩人其頎,衣錦襞衣?!北娝苤缎l(wèi)風?碩人》里的“碩人”(莊姜),與《詩?周南?關雎》里的女主人公“淑女”都是屬于貴族出身的女性形象,所以《毛詩序》說:“《關雎》,后妃之德也?!奔热粌烧叨际琴F族身份,所處的時代也大體相同,審美標準應該是不差毫幾。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用《衛(wèi)風?碩人》里對美女的描寫來參證《關雎》里的“窈窕淑女”?!缎l(wèi)風?碩人》第一章說“碩人其頎”,碩就是大的意思,頎則是長的意思,也就是指的“碩人”形體頗為豐滿的意思。就是以豐滿的女子為標準的美。
三是以虛幻朦朧之美?!对娊?jīng)》里的女子形象,多是被虛化的,美如“在河之洲”(《關雎》)、“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女子,女人靜如水,但也不過像一團水氣里顯出的人形,詩意朦朧。這種虛幻、朦朧之美,不僅體現(xiàn)在對“淑女”外在的形體特征虛幻般之美,同時也體現(xiàn)在對“淑女”個人內(nèi)在的心理素質(zhì)、個性修養(yǎng)等方面具有朦朧般之美。
四是以深度文靜之美。朱熹在《詩集傳》上說:“窈窕,幽閑也。”《廣韻》上也這樣解釋:“窈,深也,靜也。”揚雄《方言》卷二:“秦晉之間,美心為窈,美狀曰窕。”《爾雅?釋言》是這樣解釋:“窕,閑也?!边@些作品的解釋,無疑說明“窈窕”具有氣質(zhì)優(yōu)雅、文靜的意思。另外,《古代漢語詞典》的第一個義項便是:“美好文靜的樣子。”大意為幽靜嫻雅的美善女子。此注應源于《毛傳》:“窈窕,幽閑也?!院箦嘘P雎之德,是幽閑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按照現(xiàn)代人的理解,就是文靜的意思,文靜既可以是指身體上的安靜文雅,待人接物上的禮數(shù)周全,也可以是指言語上的安靜嫻淑,不輕易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淑女,曰“窈窕”也。
五是以涵養(yǎng)氣質(zhì)之美。“窈窕淑女”應該屬于那種極有內(nèi)涵的女子。按照現(xiàn)代語言學的說法,“窈窕”一詞是一個連綿詞,似乎不可以拆分開來解釋,但在古代,漢字往往與連綿詞的整體含義極具關聯(lián),“窈窕”便是如此。《廣韻》的解說:“善心曰窈,善色曰窕。”也就是說,一個稱得上“窈窕”的女子,不僅要有美貌的外表和體態(tài),文靜幽閑的性格,而且還要有好的內(nèi)心修養(yǎng)和品性,才具備 “窈窕”的具象特征。眾所周知,《楚辭?九歌?山鬼》中也有運用“窈窕”這個詞形容女子美麗。例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六是以詞的擴展性之美。到漢代,“窈窕”一詞也可以用來形容美男子的具象特征,例如《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就是“窈窕”二字擴展性的應用。此后,隨著語詞含義的逐漸擴展開來,“窈窕”還可以用來形容山水宮室幽邃深遠,形容學術和思想的精深。如陶潛的《歸去來兮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奔氉x這些作品可發(fā)現(xiàn),“窈窕”這個詞雖然可以形容人和物,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深”。也就是說,有深層次的內(nèi)涵,這種內(nèi)涵,不是表面上,而是體現(xiàn)在心靈里。
七是以修德養(yǎng)心之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有一種不良傾向,有的人,往往只注重修飾自己的容貌,而忽視了心靈的修習。在人海中一位楚楚動人的女子,外表上似“窈窕淑女”,但言行粗爆,出口狂言,行事漂浮,則她只是一個外在之美,而內(nèi)在修養(yǎng)極為膚淺,這絕對不能稱“窈窕淑女”。因此,只有將面容和心靈的美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只有強化飾面修習,才能達到“窈窕淑女”的境界。先秦時期的貴族家庭就極為重視子女的內(nèi)心修養(yǎng)和教育。據(jù)史料記載,齊僖公是教子頗為有方略的,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請了類似于今天的家庭教師,來悉心教導自己的兩個女兒,希望她們長大以后知書達理,成為賢妻良母。長女宣姜、次女文姜,都很注重飾面修習。后來文姜以才華著稱于當世。鄭國人敬仰次女文姜,仍做了《有女同車》來稱贊她:“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痹娭胁粌H贊揚了她的容貌像木槿花一樣美麗輕盈,還稱頌了她的德行如玉般溫潤。使她們真正成了“窈窕淑女”。
漢末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蔡邕也十分明了這個道理。啟發(fā)自己女兒蔡文姬要“飾面修心”。他在《訓女》中寫道:“心猶首面也,是以甚致飾焉。面一旦不修,則塵垢藏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咸知飾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飾,愚者謂之丑;心之不修,賢者謂之惡。愚者謂之丑猶可,賢者謂之惡,將何容焉?故覽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脂,則思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fā),則思其心之潤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边@是一篇頗有哲理而通俗易懂的妙語詩文。它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窈窕”的真正含義。蔡文姬尊照了父親的諄諄教誨,非常注重“飾面修心”,使她成為了著名的女詩人。她真正是“窈窕淑女”的化身。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女人只有注重飾面,更注重修心,才能成為外表美麗端莊、心靈美好、賢惠善良的淑女,才曰“窈窕”。因此,《詩?周南?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形象,才如此永久不休地留在男權話語里,它以其獨到的審美價值取向,生動地描繪了女子的“窈窕”,令人遐想聯(lián)翩,正因為如此,才引得不少詩人抑揚頓挫地將“窈窕”置于詩文之中,《關雎》一詩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欣賞價值和藝術魅力,或許,源泉也在于此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74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