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在心中的往事
1986年的秋季,我走上講臺的第三年。
在新學年開學之后,我被調到關山林海的孟臺小學任教。在我整理好行李,準備去新學校時,我在深溝小學的學生卻扯著自行車的行李架不讓走,幾個女學生開始抽泣,繼而引發(fā)了嚎啕大哭。
二十出頭的我,被這種場面弄得不知所措。最后還是老校長替我解了圍,答應大家在以后的星期天可以到孟臺學校去看我,這樣才使得學生們破涕為笑,放開了我的自行車。
我知道老校長說的是緩兵之計,誰知在第一周的星期天中午,我在深溝小學代的那十四個學生真的卻找到孟臺來看我了。他們當時上四年級,年齡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九歲。他們一大早就起身,沿著公路西行,整整走了三個多小時才來到了孟臺小學,幾個女生的腳都被沙石硌爛了,一瘸一跛的。更使我眼眶發(fā)熱的是,十四個孩子每人向家長要了一元錢,湊著給我買了一個畫著山水圖畫的玻璃匾,上面請人用紅漆寫著“送給劉老師留念”的字樣,下面署著十四個小人兒的名字。
當時的公路是沙土路,也沒有公交車可坐,這些孩子步行了三十多華里路程,硬是走進了關山林海來看為他們教了兩年課的老師。我狂妄冷硬的心,第一次被真正的感動了。
看著孩子們洗凈了臉上的塵土,我就忙著給他們在火爐子上煮機子面。只有四個碗兩雙筷子,只好輪流著吃。那缺鹽少油的機子面,孩子們竟然吃得津津有味,興高采烈。(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吃過飯后,我就帶孩子們到學校后面的山上去打山梨。中秋的關山,五彩斑斕,孩子們在林子里欣喜若狂,你采一片紅葉,她摘一片黃葉,歡笑聲嬉鬧聲震得山梨樹上的梨子紛紛墜落,更是引發(fā)了一陣陣的驚喜。
玩好了,盡興了,已是下午時候了。孩子們戀戀不舍,我深知家長們都在為孩子們擔心,便哄著他們到公路上,硬是攔住了一輛“解放”卡車,懇切地向司機師傅說明了情況,好心的師傅也被感動了,答應把孩子們捎一程。當汽車絕塵而去的瞬間,我的眼淚“嘩”地流了出來,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就在那個1986年的秋天,我的學生們到關山來看了我的那個秋天,我就堅定了當一輩子鄉(xiāng)村教師的信念,而在以前,做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僅僅是我高考落榜后無奈的選擇。我那時只是一個月工資22。5元的民辦教師。
那塊三尺見方的玻璃匾還懸掛在我家老屋的正墻上,上面的名字依舊熟悉,只是他們早已長大,并且在各自的崗位上干得都很不錯,當年兩個哭天抹淚的小女子,現(xiàn)在已經是中學骨干教師了,而帶頭的班長,在新疆戍邊也有十多年了。那塊普通的玻璃匾,讓我經受住了貧窮的煎熬,抵御住了種種誘惑,也撫慰了我曾經狂妄孤傲的心靈,使得我的信念不曾動搖,也使我由一個民辦教師完善到一個小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干教師。
又是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的時候了,站在校園里,又想起了這件珍藏在心中的往事,在講臺上已站了26年的我,心中依然如秋陽般燦爛而溫暖。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8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