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夜》詩賞析
范文倉
夜半歸來月正中,滿身香帶桂花風(fēng)。流螢數(shù)點樓臺靜,孤雁一聲天地空。
沽酒喚醒茅店夢,狂歌驚起石潭龍。倚欄試看……,萬丈寒光透九重。
廣西玉林,南有江頭村,北有高山村,素以淳厚的文風(fēng)流芳后世。其中的高山村又名“進士村,”明朝天順年間(1476年)隨宦遷至玉林的易、李、牟諸姓氏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地方建構(gòu)了如今尚存的“一村多祠”的“空心村?!贝遄用牡涔食鲎浴对娊?jīng)》“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言,《列子》“高山流水”之語?!吨星?a target="_blank">月夜》詩便是題于高山村清末日語私塾墻壁上的飛來神品,書法高絕,驚世駭俗,堪稱詩書雙絕。
筆墨千秋橫一古,萬載東流賦秋詩,詩出于何時何人之手卻不得而知。古色古香的高山村人杰地靈,俊采星馳,繁盛的文風(fēng)至今猶存。山中高士逸興遄飛,揮毫筆墨亦殊未可知。何況徐霞客(1463年旅居村中“松城逆旅”客棧)者流曾寄情于山水和古榕之間。(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月夜中秋,夜已深沉,明月當(dāng)空,賞花歸來。詩中無人,卻人在詩中。夜半歸家,冷冷清清的月光皎潔于天地之間,夾雜在夜風(fēng)之中。中秋佳節(jié),何故遲遲歸去來兮?或許為桂花濃郁的香風(fēng)沉醉得不知歸路。醉而不忘歸,歸來亦是醉,滿身馨香洗滌身心,人世間滾滾紅塵中的煩憂已蕩然無存,心靈返璞歸真那空靈愜意的凈土。
最是文人不寂寞,寂寞非文人。目之所及,情之所至,任何不經(jīng)意間的觸動都將引發(fā)不可收拾的心湖漣漪,一圈圈蕩漾開去的是湖光山色的柔波隨著風(fēng)之影舞之靈漫天而去。
深夜的寧靜被數(shù)點流螢點破,樓臺靜得很,流光亦無聲。怎奈,雁,孤雁,雁聲,僅僅一聲,道破“空蕩蕩的天際?!碧斓刂g似乎因此而置換了時空,心靈深處的淡泊寧靜頓然沸騰起來喧鬧起來。以文會友,為客賞花,花天酒地,沉醉于暗香浮動的濃郁桂花風(fēng)中,極盡奢華地享受著時光的美妙,但是終究還得回歸孤寂,回歸沉郁。數(shù)點流螢,孤雁一聲,令人難耐?!扒安灰姽湃耍蟛灰妬碚摺?,念天地之悠悠,怎不使人愴然淚下?
并非沽名釣譽之人,也非醉生夢死之輩,卻也借酒澆愁起來。“沽酒喚醒茅店夢”,愁更愁,醉不成醉,夢不入夢?!芭f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現(xiàn)”,雖然“月是故鄉(xiāng)明”,然而“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此處非吾家,吾家在天涯。鄉(xiāng)關(guān)何處?綿綿不絕的還是鄉(xiāng)愁。可嘆那風(fēng)月無邊,可惜那年華有限。孤雁一聲醞釀狂歌于層云胸際,天幕嘩然傾瀉,銀河頓然一瀉千里,自九天落入人間。狂人狂歌“胸有狂濤拍天浪,任大江東去淘盡英雄,”何惜驚起石潭中的臥龍呢?
“依闌試看————,萬丈寒光透九重?!蔽猜?lián)乃一殘聯(lián),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缺失了三字。我曾試圖以“獨秀峰”全其所缺,幾經(jīng)玩味之后越發(fā)覺得沒有必要了。殘缺的完美使得尾聯(lián)儼然天之樽地之杯,如若在天上,它盈溢的或許是月液瓊漿吧,在地上,它盛的則是傾瀉人間的銀河情愫,以使之不曾泛濫成災(zāi)。龍騰九天,“狂歌驚起石潭龍”,“萬丈寒光透九重”。天上人間,上下騰躍,左右無際?!熬胖亍奔磦髡f中的九天,其實自古至今“心靈深處便是那九天的所在。”
《中秋月夜》詩,語言行云流水,氣韻通透自然,意境深遂悠遠,意蘊渾厚清越。即使在唐詩宋調(diào)的俊詩美詞中,高山村的《中秋月夜》一詩亦堪顫“獨秀之峰”。佛家云:“境由心造”,宇宙天地,人生際遇,“天人合一”,亦無非“心之一字,靈臺方寸之間”。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8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