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如何不愛她
除卻夢里的無數次神游,我與欒川,有過兩次親密接觸。
第一次走進欒川,是在2005年的五一節(jié)前夕,河南日報社在欒川舉辦全省新聞業(yè)務骨干研討班,我作為一員,參加了那次培訓。欒川五日,雖然短暫,但我卻不由分說地喜歡上了這個小小山城,縣城四面環(huán)山,小巧而精致,街道筆直,每條街道的盡頭都有一座蔥綠的饅頭山在守候,像幾員虎將在盡職盡責地守衛(wèi)山城,別有一番情趣;那里的天空,總是清澈明凈,天,是水藍藍的天,云,是白綿綿的云,一如她的清山幽水,給人通體透亮的感覺。這,對于從小生長在平原大縣,從未領略過山區(qū)風情的我來說,真像到了異域。當時我就想,我要是欒川人,永遠居住在這里該多好!
欒川歸來,我便魂牽夢繞,終也擺脫不了對她的留戀和回味。
經不起日夜懷想的煎熬,一年多后的一個秋日午后,我又一次投入到欒川的懷抱,再次體驗了欒川山水的魅力。
兩次欒川行,龍峪灣,雞冠洞,養(yǎng)子溝,通天峽,無不留下我陶醉其中嬉戲玩樂的身影,深陷幽林小徑、山澗小溪而不愿自拔的心。
龍峪灣,默默沉睡在深山里的天然原始生態(tài)森林,靜靜地釋放著純凈得不含一絲雜質的氧離子,這里的氧離子含量和純度屬國內最高。去龍峪灣的山路,綿長、崎嶇、而又陡峭,載著來自全省各地200多名新聞工作者的五、六部大巴,使勁地轟響柴油發(fā)動機,吃力地爬坡、轉彎,再爬坡。越往深處,越能感覺到空氣仿佛經過過濾般的純,深吸一口,直刺胸肺。來到龍峪灣,那簡直就如同把自己罩在吸氧機里了。這個純天然氧吧,給所有來親近她的人,饋贈了人間最有價值抑或最無價的禮物,濾盡了人們的心塵。(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雞冠洞,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溶洞,鐘乳石,水晶花,十八羅漢,億萬年前的大自然之手,在地下揮豪潑墨,大寫意般鬼斧神雕出這一奇絕美境,呈現給人類,讓人們與原古洪荒時代實現“無縫對接”。我們在逼仄的洞里,一一前行,進得洞來,陰風陣陣,寒意逼人,洞壁濕漉漉的,不斷往下滴著滲出的冰涼水珠。大熱天里,人們不由得縮緊了臂膊。上石梯,下臺階,突然間,豁然洞開,雞冠洞最精彩的美景、最巨大的空間展示在人們面前,仰頭望,洞頂足有幾十米高,散布著雪花狀的水晶石,在各色燈光的折射下,晶瑩剔透,光影斑駁;側回首,一個個如大象,似棕熊的天然巨型石雕,或坐或臥,意懶情迷,神態(tài)逼真;俯身視,足下中空,幽深難測。洞正中懸掛著一柱從天而垂的鐘乳石,千萬年仍無恙的老態(tài)龍鐘啊,無語凝望洞中一切,聆聽不斷嬗變的世事滄桑,冷眼旁觀進得洞來的你、我、他,和偶爾翩飛的黑色精靈--小蝙蝠,然后,繼續(xù)禪坐、修煉、神養(yǎng),洞明世事,體察古今。走進洞中,我便走進了遠古,出得洞來,方知自己是現代產物。
欒川的景,一景一味,味味不同。難怪當今中國旅游屆盛傳這樣一句話:天下旅游看兩川,省級看四川,縣級看欒川。毋庸置疑,欒川在中國旅游屆頂尖級的地位,已是人所共識。
去欒川之前,有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洛陽當過兵的朋友對我說:“你去欒川學習?那里可是洛陽最窮的地方呀!”
這句話,我的腦子帶了一路??斓铰鍣璐蟮赖谋M頭時,一個大型的巨幅攔街廣告牌,首先給我一個不小的震撼,只見上面氣勢恢宏地寫著“國家級衛(wèi)生縣城歡迎您”。在欒川,縣委宣傳部的同行充當了向導,不斷地向我們做著縣情說明,欒川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鉬都”,鉬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鉬是一種有色類稀有金屬,是制造特種鋼的超硬材料,應用在航空、航天等國防、軍事、高科技領域,鉬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很高,而且一路堅挺。獨特的礦產資源,給欒川人民帶來了滾滾財源,已成為欒川縣域經濟的擎天巨柱。同樣給欒川人民帶來巨大財富的,還有他們世世代代享用不完的綠色山水資源。如今,在礦產和旅游兩大支柱產業(yè)的強力支撐下,欒川已經把“貧困”這兩個字甩得很遠很遠。
2006年3月20日召開的河南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對全省108個縣(市)做了綜合實力排名,欒川位居全省第八位。昔日還是國家級貧困縣的欒川,短短幾年時間,已經躋身河南縣域經濟強縣第一方陣!這,怎不令人稱奇?
欒川幾日歸去時,再回想朋友說的“欒川窮”這句話,簡直恍如隔世,仿佛從某個被遺忘的角落飄出的聲音。
我到過不少城市,感覺各異。有的城市,總也不是你的,因為它和你隔著一層東西,讓你不愿掏出自己的心去喜歡、去愛,只是遠遠相望。而有的城市,卻能一下子抓住你的心,或者無理頭,或者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讓你頓生愛意,欲罷不能!
欒川,便是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的!
如果說第一次就喜歡上了欒川,那么養(yǎng)子溝之行,更是讓我找不到任何不愛欒川的理由了。
這里,因唐朝巾幗英雄樊梨花在此安營扎寨、養(yǎng)子、教子而得名,卻更因了純粹的山水、密林而揚名。這里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89%。十里峽谷,山依水立,水繞山行,孱孱溪流清澈見底,珍稀樹種隨處可見,飛瀑深潭星羅棋布,飛禽走獸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未進養(yǎng)子溝,就先領略了山里一日有四季、季季不同天的撩人風情。在養(yǎng)子溝入口處,十多分鐘的時間里,一會兒是艷陽高照,一會兒又是小雨如煙,再一會兒,干脆下起了太陽雨,一陣稀里嘩啦的太陽雨過后,天空聚然放晴,然后,一直持續(xù)到夕陽垂幕。多虧我留了一手,備了一把雨傘,要不,真要讓老天折騰得不知所措了。
漫步青石板鋪就的小道,頓覺足底生津,涼意沁滿全身。我干脆脫了鞋襪,挽起褲腳,赤足前行,走在紅松搭就的獨木小橋,橋下悠然的魚兒輕翔淺底,看見魚兒無悠無慮嬉戲,我也想做一條與水相融的魚兒了,我縱身從獨木橋上跳入小溪,溪底的沙石被我攪得混水一片,想趁混水摸條小魚,可小魚靈巧的身軀早已逃之夭夭。循水前行,來到了一片游人聚集的地方,這里地勢比較開闊,有賣各色小吃的,有賣各種山貨的。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前面空地上豎著一排排秋千,我迫不急待地跑到秋千處,蕩了起來,蕩啊蕩啊,越蕩越高,風呼呼吹響耳際,風也在向空中傳遞我爽朗的笑聲,那一刻,什么煩惱都忘了,只有笑。下了秋千,又看到一種玩物,三根鐵管交叉制成的旋轉器,可能就是鐵制的“旋轉木馬”吧,可容四人坐在上面,人離地有1米多高,有人在地下推動其中一根鐵管,快速旋轉。看到有三位小朋友在上面,還有一個位子,我不由分說,坐了上去。鐵管開始旋轉,旋轉,在地心力的作用下,我身子斜傾,快要掉下來了,但旋轉的速度不僅沒有慢下來,反而越來越快,嚇得我眼都不敢睜了,嘴里不住地大喊:“不敢了,不敢了!”逗得周圍人開懷大笑,他們笑是笑我這個大人還不如孩子勇敢,小朋友們都還沒怎么嚇著,而這時的我,早已嚇得淚濕了眼眶。一笑一哭間,是那么美妙。山野間的小小秋千、旋轉木馬,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它所帶來的這種人生樂趣,對于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喲!
溪唱水臥波,蟬鳴林更幽。從秋千谷往里走,便一頭鉆進原始自然的密林深處,幽深幽深,不見天日。時而,面前斜伸出一棵不知名的珍稀樹種,掛著胸牌,寫著什么科什么系,多么珍貴。藤繞樹,樹纏藤,樹下溪水日夜流淌,枝椏蟬鳴不絕于耳,我也仿佛幻化成了一棵樹的葉子,一塊臥聽溪唱的鵝卵石,或一個永不知疲倦的鳴蟬,俏立枝頭,駐進養(yǎng)子溝了。
走進養(yǎng)子溝,已有兩三個小時,這時,看看天,不見天,也不知外面還有沒有陽光,或者是不是夕陽西下,再往里,也不知還有多遠的路程,而且深不見底,有點要走向深淵,遠離人間了。這時,我想,趕快撤回吧,再走,怕出不來了。
亦步亦趨往回走,漸漸有了一線天空的顏色。只見夕陽懸在西天,金輝四射,在林間撒下了斑斑駁駁的樹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的意境在我心中像電影畫面般鋪排開來。
養(yǎng)子溝啊,令人回味無窮的人間仙境!就要告別養(yǎng)子溝了,我真有種斷腸人在天涯的愁緒涌上心頭。不愿離去,不愿離去……
曾有一句贊美黃山的詩: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而欒川,更讓人“深陷美中不思歸”。
欒川的美景太多了,多得我目所及處,滿眼皆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嘆息。大自然未免也太偏愛欒川了吧,把這么多的美景一下子都賜予了她。
欒川山水,不僅僅給我身心帶來無盡的喜悅、歡愉和享受,給我更多的,是滌蕩心靈、震撼靈魂的美與和諧!
“綠色欒川,和諧欒川,現代欒川,魅力欒川”,我喜歡,我選擇,我向往!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