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來!為祖國捍衛(wèi)尊嚴(yán)
一、天堂乞討者速寫
二OO七年夏,我在蘇州火車站賣了幾天自制的珍珠奶茶,生意難以維持生計,還突然間失戀了,為了“創(chuàng)業(yè)”,每天用自行車載著一泡沫箱子的珍珠奶茶在蘇州穿梭,跟打游擊戰(zhàn)似的,去火車站是因為那里城管管的松,旅客坐公交需要零錢,我準(zhǔn)備足零錢就可以做生意了,珍珠奶茶只不過是個載體。
火車站出口的公交站點有一群專門乞討的人,是幾名45歲左右的婦女帶著五六名孩子,根據(jù)旁敲側(cè)擊的尋問和她們的口音,是西北地區(qū)人。
平時,她們不出馬,只管強(qiáng)迫那些孩子去抱著旅客的腿,有時候還用方言惡狠狠地說:“腿抱緊!”當(dāng)那些可憐的孩子在好玩的天性來臨時,都會被那些利欲熏心的婦女送去響亮的一巴掌,或者歪著嘴狠狠地掐上一把,嘴里還咕噥著:“看我把你狗日的打死了!”之類威脅的方言。
孩子們先是痛得受不了,然后又麻木地傻笑了,接著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人乞討。
我出于同情,有時候替孩子們擋一下,那些婦女不吭聲,只是用兇惡的眼神緊盯著孩子們,似乎能把孩子們吃了!孩子們怯生生地只好順勢抱身旁的某一條腿,被抱的人有時候看到了剛才的一幕,便瞪大了眼睛盯著孩子,孩子僵持不過大人,便無聊地去抱另一個人,還沒抱到,人家都跑了。只好對青年女性下手,用上狠招——拽短裙,被拽的女青年嚇得尖叫,孩子們還旁視周圍人并“勝利”地傻笑著,女青年怕他們的手弄臟了自己的短裙或者美腿,極不情愿地遞給他(她)1元。若是給5角的硬幣或紙幣還不要,繼續(xù)抱著,直到要到1元為止,多了不嫌,反正你為了脫身。(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呵呵,起步價還1塊呢?!币晃粠浉鐦泛呛堑匦χ?。
當(dāng)然,無辜的孩子們也會遇到像那些婦女一樣的女人或男人,他們有的兇惡生硬地用眼神趕走這些孩子,有的干脆用力地甩掉孩子,有的則使出像鉗子一般的手捏住孩子的胳膊或者小小的臟手,孩子一痛就放手了,無奈地尋覓下一個“獵物”。那些婦女看到了也不會去同情。
孩子們乞討到幾塊或者十幾塊錢時,就要回去上交,要是發(fā)現(xiàn)私藏在衣角等地方或者“長時間”不交的話,肯定少不了挨打,還不給吃飯。當(dāng)然,他們的食物有的是早晨“上班”時帶的,掛在火車站出租車道旁的欄桿上,有的食物是向行人乞討的,或者是有的行人受不了孩子們的死纏濫打,不愿給錢,順手把正吃著的東西塞給他們,求得一條“活道”。
孩子們接過吃的也不敢自己吃,先是瞟一眼那些婦女,如果她們不注意,就迅速地咬上一口,囫圇吞棗似的咽一口,再回到那些婦女身邊交差。由她們在那里劃分,坐享其成。孩子們繼續(xù)跌打滾爬似的乞討。那些婦女也不望告誡孩子們,錢比食物更重要。
只有在目測到大款或者老外時,她們會親自上陣,或者教唆著孩子們?nèi)グ淹缺?,抱緊,去丟蘇州的臉,中國人的臉。
但是,大款和老外既然能到那個程度,他們是有相當(dāng)修養(yǎng)的,不會感性地給他們錢,理性而有涵養(yǎng)地看著,反而使孩子們或者那些婦女“落寞”而歸。大不了旁邊那位涉世未深的年輕小姐或先生掏出一元或者五元給他們,孩子們便凱旋而歸,換來的是婦女們的表揚(yáng)與他們剛才的嗟來之食。旁邊則是紅男綠女在陽光下茫然或者漠然地看著,或近或遠(yuǎn)。有的則是掃上一眼天堂的一幕,習(xí)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男孩女孩們是含著淚花乞討的,他們天真善良的心靈已被扭曲,眼睛與臉龐上盡是天性與惡俗斗爭的痕跡,每天,也有城管從身旁經(jīng)過。
二、站起來!為祖國捍衛(wèi)尊嚴(yán)
半個月的生意里,有件事對我影響頗深,對于一名作者,我有責(zé)任銘記。
中午,艷陽下,一名乞討的小男孩抱著一名外國高個子青年的腿,那位青年不給,立即有位過路的先生走上前。
“松手!我給你錢!”那位先生認(rèn)真地看著小男孩,讓他松開手。
小男孩松開了手,但還是跪在地上,好像已經(jīng)習(xí)慣了,無知而不知所措地看著那幾名婦女。外國青年感覺褲管一松就頭也不回地走了,好像有急事,或者本來走路比較快。
小男孩松手和外國青年轉(zhuǎn)身的一剎那,我被這位中國先生捍衛(wèi)尊嚴(yán)的舉動感動,于是走得更近了些。
這位中國先生四十來歲,一米七五左右的身材,方面,五官分明,雙目有神,雙唇有信,威嚴(yán)中流露出責(zé)任感。
“站起來!站起來我再給你!”只見這位中國先生用命令與拯救的語氣邊說邊把那枚1元的硬幣拿出來,小孩子跪著用手去接硬幣,這位中國先生反而把這枚閃亮的硬幣往上移,孩子伸手也夠不著。
小孩這才站起來,中國先生立即將硬幣接到孩子的手里。在這一幀的前面,我的心跳加速,血液澎湃,又有些瞬間凝結(jié)。
眨眼間,那位先生不動聲色,頭也不回地走了。小男孩無知的回到那幾名婦女的身邊。
一切都是那么快,一切都在午后的陽光下,反應(yīng)也跟不上!因為反應(yīng)來源于習(xí)慣,習(xí)慣與教育和環(huán)境有關(guān)。
自行車道對過,公交站牌背面那幾名慵懶地坐著的婦女眼里,透著一種惡毒與勝利。
2008年6月6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