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年份里有什么秘密
很多朋友總是很好奇,葡萄酒的年份到底隱藏了什么秘密?今天,雷盛紅酒來為大家答疑解惑。首先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沒有“總是”或“從不”的概念。因為每個季節(jié)的氣候條件都不盡相同,生長季節(jié)的降雨,收獲季節(jié)的干燥情況都不會完全復制上一年的特征,地震甚至暴風雪都有可能在某個年份不期而至。所以每個年份的葡萄酒,都有這個年份獨有的特征。
即使不經(jīng)常喝葡萄酒的朋友,通常我們至少能在酒標上看到三個年份,分別是罐裝日期、酒莊誕生的年份以及葡萄酒的年份。那么,在這三個年份中哪個對我們選酒更有參考意義呢?答案是第三個,也就是葡萄酒的年份,英文為Vintage。通常我們在葡萄酒正標的中間位置或不起眼的位置看到,葡萄酒的年份要么單獨出現(xiàn),要么跟在葡萄品種的后面。這個年份指葡萄豐收的年份,葡萄是一個受氣候影響非常大的農(nóng)作物,因此豐收那年的葡萄質量,直接決定了豐收那年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是款好酒還是款一般的酒。葡萄豐收對應的年份也被認為是一個好年份或差年份,好年份被稱為“大年”,差年份被稱為“小年”。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質量不同,價格也會有所不同,好的年份自然會更貴一些,比如我們常講的“82年的拉菲”,1982這四個數(shù)字就是這瓶拉菲的“年份”,意思是釀造這瓶拉菲紅酒的葡萄。年份是葡萄酒的獨特標記,像威士忌、白蘭地和茅臺、五糧液都沒有標注“年份”。
所以,在選購葡萄酒的時候可以將年份做為參考,但不應該做為根本指標。好年份和壞年份僅僅被用來評價葡萄的收成,如果因為葡萄品質優(yōu)異,釀造過程隨便,最終還是無法釀出好酒,相反,即使葡萄年份不佳,還是可以借助釀酒師的技術加以彌補。
年份信息對于舊世界葡萄酒而言會更重要些,因為它們的氣候不如新世界穩(wěn)定,酒的質量隨年份的變化會有較大變化?,F(xiàn)在許多新世界國家產(chǎn)區(qū)的葡萄酒年份差異已經(jīng)不是那么明顯, 新世界國家氣候更加穩(wěn)定,且在葡萄種植或釀造過程中允許灌溉等人工干預,即使遭遇惡劣的氣候條件,技藝精湛的釀酒師仍然能夠“妙手回春”,釀造出高品質的葡萄酒。
在選購葡萄酒的時候就不要過多糾結于年份上了。一般品牌公司和酒莊在進口紅酒甄選方面,已經(jīng)做好了把關。比如雷盛紅酒選擇使用自己的分級體系,首創(chuàng)編號式紅酒分級,對于葡萄酒做了8個基本階段的分級,也就是說這8個分級對應著8個不同的價位,而消費者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紅酒,就算是小白,也可以簡單地篩選出自己需要的那一款,按照8個價格區(qū)間,做了紅酒的價格分級,這樣選擇起來更簡單。
對于大眾消費者,選購葡萄酒時,年份并不是一個重要指標,葡萄酒的口感、風味才是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