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降重前,不找準高重復率根源怎么行?
當日復一日連續(xù)辛苦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終于完成了論文、忐忑等待導師或者學術期刊的反饋時,卻意外收到了重復率過高的通知。您大概會感到委屈和崩潰——明明自己論文中的內容并沒有注水、為什么還會被判定為重復率高呢?面對這種情況,請不必太焦慮,先不要著急動手進行降重,找準高重復率根源,對癥下藥,才能立竿見影地降低重復率、提升論文通過率和發(fā)表率。

根源一:自行查重時沒有讀懂查重報告
在遞交論文前,您也許已經(jīng)自行對論文進行過查重,信心滿滿,然而還是收到了學校或期刊給出的高重復率反饋?!?這很可能是您自己在進行查重時,沒有讀懂查重報告就進行了降重,很可能您自行降重之后重復率更高了。
面對一份查重報告,您可能僅僅關注了重復率的數(shù)值,而沒有理解報告中隱藏的問題?,F(xiàn)在市面上的查重工具有著多種多樣的查重方法,不同工具提供的重復率可能相差很大,這也會導致您自行查重的重復率和學校或期刊反饋的數(shù)值有所偏差。事實上,評估論文的整體相似率涉及到若干因素,并沒有一個“神奇的數(shù)字”能夠完全說明論文中是否包含有問題的內容。例如,如果兩篇文章重復率均為20%,含義上可能會有區(qū)別:即可能指文章與20篇文章中每一篇的重復率為1%,也可能指文章與一篇文章的相似度達到20%。
我們建議您先拿到一份最新的查重報告(最好從期刊拿),然后先讀懂它。
對策??
※正確理解查重報告


根源二:研究課題相似,導致題目、研究背景、研究進展等重復
許多高?;蜓芯繂挝粫瑫r開展相似的、甚至相同的研究。在文獻調研階段,研究人員調研的國內外文獻資料的范圍十分相近,所以在題目、研究背景甚至研究進展寫作時,如果只是簡單地模仿已發(fā)表的論文,沒有變換角度,或是沒有進行適當改寫,就很容易造成重復。此外,如果同一課題組攻關一個大的研究課題,那么產出的相關論文都是基于同一研究背景,也會導致重復。
? 對策??
※語序處理法
在不改變表述意思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使用增減內容、改變句式、調整句子順序等方式進行修改。對于比較冗長的段落,可以進行切分與修改,在降低重復率的基礎上還可以讓論文結構更加清晰明確。
※時間限定法
因為同一領域的研究狀況已經(jīng)被無數(shù)人闡述過了,數(shù)據(jù)庫中也收錄了不少,因此可以將研究背景、研究進展盡可能地聚焦在近兩年內最新的研究中,畢竟越新的研究文獻也就越少,與他人重復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根源三:過多引用了他人的文獻資料
您可能做了十分充分的調研工作,并且在論文寫作時,為了突出文章觀點有據(jù)可依,或為了增強權威性,頻繁地引用了其他研究者已經(jīng)發(fā)表的論文資料??赡苡捎?strong>沒有按照適當?shù)母袷竭M行引用,查重工具無法正確判斷您的意圖。當然,有的時候甚至可能是查重系統(tǒng)出錯,導致您中規(guī)中矩的直接引用被錯判了。
? 對策??
※引用改寫
除了要將引用段落修改為正確的格式外,最好將引用內容進行改寫,因為文章篇幅有限,而過度直接引用別人的資料會導致您的觀點無法被突顯出來。最好的改寫是要不動聲色地將您所引用的部分真正融入到文章中,起到應有的作用,而非機械地借鑒。因此可以在重復地閱讀原文,確保理解了相關內容之后,思考是否能夠換個角度表述相同觀點,或是設想您如何將研究內容向外行人解釋,并以此角度進行改寫。改寫的關鍵不在于語言上的修改,而在于思考是否充分。不妨參考以下示例:
原文件:
Like drought, excess rainfall and?flooding?can also contribute to epidemics of waterborne?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case due to poor sanitation resulting from runoff from overwhelmed sewage lines or the contamination of water by livestock.
第一種改寫:
使用同義詞
An overabundance of rainfall can also be a factor in spreading infectious diseases carried by water, usually as a result of overflowing sewers and pollution from farm animals.
第二種改寫:
修改了語句結構
When there is an overabundance of rainfall, two situations can occur: sewers can overflow and water can become polluted by the presence of livestock, both of which can lead to outbreaks of waterborne diseases.

根源四:研究方法陷入模式化致使表達單一
在科研中,很多研究工作都是對他人之前工作的驗證或改進。如果您的研究工作已有前人做過,那就要謹慎一些了。要是您的研究方法采用了與他人相同的參數(shù)、實驗條件、分析方法等,并且在分析結果時也未能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觀點,語言表達就可能變得單一重復,陷入模式化,這部分的重復率就會比較高。
? 對策??
※文字轉化法
可以把實驗中的試驗材料、試驗流程、研究思路等文字表述轉化為表格或者流程圖。需要注意的是,表格在有些檢測系統(tǒng)里也會被計入重復率。
※簡化表述法對于研究方法或實驗方法的表述,可以將個別無需具體闡述的部分進行刪減,將具體的表述簡化為“根據(jù)查閱相關資料,按照xxx研究方式進行”,隨后標注清楚參考文獻。


根源五:查重工具誤將學科術語判定為重復
每一個學科都會有豐富的學科術語以定義常見的概念。這些術語會重復出現(xiàn)在相同研究課題的論文中。但查重工具有時會將其標識出來,認定為重復。
? 對策??
※術語縮寫法
碰到這種問題,可以對術語進行縮寫,在全文中交替出現(xiàn)縮寫與全名。

身處萬象之初的開學季,正是擁抱學術、蓄力論文的好時機,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找準自己論文中的重復率根源,對癥下藥,進行有效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