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京阿尼的名作,為何有人說無聊?再一次漫談《冰菓》

視頻版:AV73045325走起

京阿尼大火之后的第一篇京阿尼心得回顧還是給了《冰菓》,因為,實在是不想提《京吹》了啊……天國的池田晶子。這篇也有視頻的,「鏈接」你懂的,歡迎捧場。

自從2009年《輕音少女》大紅大紫之后,京都動畫開始逐漸調整了自己作品的風格,從原先的萌系少女日常為主開始轉向了寫實風格,而2012年的《冰菓》則是京都動畫嘗試寫實風格日常的處女作。

以京阿尼作品的來說《冰菓》的制作的強大毋庸置疑遠超同期的電視動畫沒得商量,即便放在7年后的如今來看也依然能算第一梯隊的水平。所以制作有多么多么強小生就不多吹了。
《冰菓》的爭議點在于劇情。是因為《冰菓》無法做到如同《輕音少女》和《CLANNAD》,《涼宮春日》系列那樣被絕大多數(shù)的動漫迷認可為“神作”。但卻在少些粉絲心中撐起了無法超越的地位。一些人冷冰冰的給《冰菓》一個尷尬的評價,“無聊”對《冰菓》最多的負面評價,除了“無聊”,還有“劇情弱”“推理弱”等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冰菓》的劇情,到底弱不弱?如果弱的話,為什么又會有人把它當作無法撼動的日常巔峰?
先來說說“無聊”這一點

《冰菓》直觀上讓人覺得“無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節(jié)奏慢。一集中沒交代什么事情
但卻充斥著對話,劇情的起伏即便算上幾集都不大,沒有經(jīng)驗或者不仔細看的朋友
大都會在幾集內棄番,他們需要的是劇情上的一種“刺激”《冰菓》的慢節(jié)奏風格,顯然對他們來說過于文藝的;

第二點是,《冰菓》的劇情,非常內斂,還說不上“隱晦”,但真的很不顯性,很多角色的話,都是只說一半下一半留給觀眾思考。這種風格對于沒在劇情中獲得自己想要的刺激的觀眾來說自然不會去腦補那沒說出來的那一部分;因此獲得了一個很干癟的體驗;再加上本身就不是很刺激的“推理”部分導致了“劇情無聊”的印象;

可以看出,《冰菓》的弱點是互相影響的……這些因素在一起,讓不少動漫迷觀感平淡
推理這一部分要仔細來談談噴《冰菓》推理的人我沒少見,但捧《冰菓》推理的人我也看到過
但我可以很明確的說的一點,至少動畫版的《冰菓》,他故事的核心,既不是推理,也不是懸疑;它的核心,是成長;

《冰菓》第8話開始在學園祭上上映的小懸疑電影的故事開始,故事的主線并不是推理本身
而是角色的成長的提示就比較明顯了,也是整個劇情展露自己精華的第一個轉折點;這個看似沒有什么難度的推理故事被講的很懸乎,真的以為《冰菓》是個懸疑番的朋友會很失望,但事實上,《冰菓》棒就棒在這個故事的謎題跟推理啊、邏輯關系不大。故事要講明的道理并不是推理多么精彩而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微妙性。

因為學姐的誘導,折木誤認為自己,在這個事件中可以擔當“偵探”的角色來“破案”
可是折木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被利用了;到頭來是一場空,這讓折木非常憤怒。而學姐給他灌輸了“有能力的人的無自覺對沒有能力的人來說是極為尖刻”的事實為后面福部和折木的沖突劇情做了鋪墊。
看似是一個無聊的推理故事,但其實討論的卻是人性,并且通過這樣的故事,讓男主角和劇中的角色都一點成長起來這過程緩慢而隱性,很容易讓人覺得無聊。但細細品味,卻越品越覺得深刻。
還有一點,就是《冰菓》的演出風格,一改京阿尼的電波萌的風格,而變得寫實起來
少掉了很多動畫化的演出,演出手法更有深意

例如第二話這里的演出就和《輕音少女》的那種可愛的演出來說,更有鏡頭語言的哲學
喜歡原先京阿尼的那種演出風格的童鞋來說就不習慣《冰菓》的風格,因此覺得平實無味,
實際上,《冰菓》無疑是在演出,比起之前更加高明;
說人話的話就是《輕音少女》門檻更低對萌新更加友好,而《冰菓》門檻更高,越喜歡動畫的人,越愿意去去深入了解的人,越容易喜歡《冰菓》;
我個人一直把《冰菓》和《京吹》

這兩部作品給出京阿尼連載動畫片中,寫實風日常完成度最高的兩部神作
無論是制作還是劇情都極為出色,但是對于觀眾的鑒賞水平要求也很高但我還是那句話
能做出如此良心動畫的公司只會越來越少。且看,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