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所特有的一個現(xiàn)象,以及一些普世“愛情”的問題

?
“從沒有規(guī)定過只有長久的愛情才是好的,而短暫的愛情必定就是壞的?!?br/>從某種意義上,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換個方向想,一個人經(jīng)歷過許許多多短暫而美好的愛情,然后又是孤身一人的時候,也許在最深的夜里,暗自懷念那些曾經(jīng)的情感,暗自感傷。沒錯,我想,沒有能夠形成一段長期而穩(wěn)定的愛情,本身也就是可悲的,愛上過很多人,也有一起到永遠的想法,但是,每每到了最后,卻依舊是孤身一人?;蛟S精彩,卻也落寞。
我不知道大多數(shù)人知不知道愛情中一個十分特別的現(xiàn)象,又或許,“愛情就像龍卷風”,大多數(shù)人也都沒見過:當相愛的兩個人相互凝視彼此的時候,其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會再被異性的魅力所吸引,或者說,被異性吸引的比例是大大降低的。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求偶之中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十分優(yōu)秀的雄性,能得到相當多的異性的青睞,而他們也會利用這一點,盡可能多地繁衍自己的后代;另一種雄性,他們雖然不如前者那樣優(yōu)秀,但他們會通過對異性的忠誠與承諾,來打動異性,以取得異性的青睞。當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依然是后者的情況居多,所以愛情始終也會與忠誠并駕齊驅,這也是為什么出軌的行為很難令人接受的原因,即便出軌行為的發(fā)生只是概率發(fā)生大小的問題。愛情的承諾就像是一種綁定,一方面綁定了男性為女性提供物質資料并負起相關的責任(女性的權利與男性的義務),另一方面也綁定了女性為男性生育并照看家庭的義務(男性的權利與女性的義務)。
因此,愛情中的這種承諾-忠誠機制也可算得上愛情最特別的表征。
這里還不得不提的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思維抑制反應”,即你越是抑制某些令人興奮的想法,那些想法就越是洶涌澎湃起來。而愛情中的承諾-忠誠機制,則可以有效地進行思維的抑制,即上文中所說的“當相愛的人相互凝視的時候,其中任何一人受到異性魅力的影響都將大大降低”。
有心理學家曾經(jīng)做過實驗,讓自愿參加測試的情侶分為兩撥,一撥被要求以浪漫經(jīng)歷做回憶之后,壓抑對魅力異性的想法再進行寫作,而另一組則根據(jù)對伴侶的性經(jīng)歷之后,壓抑對魅力異性的想法,然后進行寫作。最后根據(jù)實驗結果,前一組參加實驗的人確實報告了更少的對魅力異性的念頭,因而也從側面論證了這一理論的有效性。
真正的愛情的承諾與忠貞,是可以減少異性魅力對愛人之間的影響。(B站AV68507304是相關視頻)
那么,最后回到開頭的問題,短的愛情真的就不好嗎?不,問題不在于愛情持續(xù)時間的長短,而在于為什么這愛情不能長久。又或者,那些所謂的“愛情”,真的就是愛情嗎?如果那些“東西”根本就不是愛情,或者只是某種自欺欺人的東西,那為什么還要去渴望愛情呢?
如果個人眼中對愛情的定義都是這樣的不同,為什么在一段感情開始之前都不曾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