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華青玉談詩詞】喻體雙標法

現(xiàn)實中我們很討厭雙標,比如:

但有的時候我們又非常喜歡雙標,比如:


沒錯,在你既討厭雙標,又喜歡雙標的同時,恭喜你,你也雙標了![滑稽]

好了,言歸正傳,總之,我們要學(xué)會合理適當,風(fēng)趣幽默的雙標,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十八線”宋代詞人——呂本中。他就因為一次“雙標”,問鼎詞壇天花板?。?/p>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宋·呂本中《采桑子》
在開始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喻體”:
很簡單,“喻體”與“本體”是相對的,把“本體”比作什么,什么就是“喻體”,比如我說:“月亮像眉毛。”其中“月亮”就是“本體”,而“眉毛”就是“喻體”。
那么在這首詞中,很明顯,本體是“君”,喻體是“月”,把“君”比作“月”。
那為什么說他“雙標”呢?
就是因為他又說“君”像“月”,又說“君”不像“月”。
可這不是矛盾的嗎?
但呂本中在這里,正是以這種看似矛盾的比喻,把內(nèi)心中情感的復(fù)雜多變表現(xiàn)了出來:
她:哼!你為什么不像月亮一樣成天跟著我!
她:哼!你為什么要像月亮一樣成天不團圓!
我:我...那什么...不對啊...
也就是說,呂本中認為“君”像“月”,但又不全像“月”,不像的地方是“月”會跟著我,“君”卻離開我;像的地方是“月”有盈虧,“君”也不團圓。不管“君”像不像“月”,這首詞圍繞的主題都是“離愁別緒”,抒發(fā)的感情都是“相思之情”,而大家要知道什么叫“五味雜陳”,在姑娘極其思念情郎的時候,她內(nèi)心的感情是很復(fù)雜多變的,而詩人要做的,就是用最質(zhì)樸的、俏皮可愛的文字把這些感情簡潔但又能讓讀者意會稱妙地表現(xiàn)出來,呂本中做到了。
總之,“本體”應(yīng)該不全像“喻體”,利用“不像(或像)”的一部分來對像(或不像)進行“抬杠”:“我就要說不像(或像)”,以達到一種跌宕起伏,一唱三嘆的效果,畢竟條件不同,結(jié)果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我們只需要正常表達即可,但不管像還是不像,其圍繞的主題與感情是不變的,這種把“本體”和“喻體”利用“像又不像”來進行矛盾對立的方法,我叫它“喻體雙標法”。

愿天下少一點雙標,多一點雙標![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