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噪聲對人體的傷害以及隔聲降噪的方法
工業(yè)噪聲對人體的傷害以及隔聲降噪的方法
影響休息和工作,人們休息時要求環(huán)境噪聲小于45dB,若大于63.8dB,就很難入睡。噪聲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疲勞,反應遲鈍,影響工作效率,還會使工作出差錯。
對聽覺器官的損傷人聽覺器官的適應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長期在強噪聲下工作,會引起聽覺疲勞,聽力下降。若長年累月在強噪聲的反復作用下,耳器官會發(fā)生器質性病變,出現噪聲性耳聾。
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病癥噪聲可以使交感神經緊張,表現為心跳加快,心律不齊,血壓波動,心電圖測試陽性增高。
對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 噪聲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如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的陽性檢出率隨噪聲強度的增高而增加。此外噪聲還能引起胃功能紊亂,視力降低。當噪聲超過生產控制系統(tǒng)報警信號的聲音時,淹沒了報警音響信號,容易導致事故。
工業(yè)噪聲的治理方法
由噪聲產生原理和傳播方式等特點可知,噪聲污染的特點以彈性波的方式從聲源向周圍進行輻射的壓力脈沖。與其他的環(huán)境污染不同,噪聲污染并不會堆積或持久存在環(huán)境中,也不會擴散到很遠的地方。而且如果聲源停止作用,噪聲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噪聲污染只有在聲源產生作用,同時具有聲音的傳播途徑,并且在有效范圍內有接受者,才會造成危害。根據上述特點,控制噪聲危害的有效方法是控制噪聲源,阻隔噪聲傳播途徑,并為噪聲影響范圍內的接受者提供防護。做到上述幾點就可以有效減少或避免噪聲帶來的危害。
控制噪聲源
工業(yè)噪聲從產生方式上主要分為氣流噪聲和機械噪聲。機械噪聲產生原因主要是設備的高速旋轉部件,在進行往復運動時,部件之間的產生振動或摩擦引起的。對這類噪聲進行治理,可從改善設備材料、完善設備設計、加強生產管理入手,對聲源進行控制,達到減小噪聲的目的。氣流噪聲主要由生產運行中的風動工具,如:風機、高壓風管、空壓機等產生的。在對其進行控制時,不但需要對這些風動設備進行結構和性能方面進行改善,還要采用相應的隔聲降噪減振措施。比如在設計這類設備時,在振動發(fā)聲部位裝配橡膠、軟木、氈板或相關涂料等,或使用阻尼減震器控制聲源振動。
阻隔噪聲傳播途徑
生產車間噪聲可通過以下方法對噪聲傳播途徑進行阻隔:對生產環(huán)境進行合理布局,將生產車間與工作人員休息區(qū)分離,并采用隔聲材料阻隔。同時,將車間內產生噪聲過大的設備與其他設備分開,避免產生共振,以便更有效地對噪聲進行控制。還可以利用天然屏障,或者在車間周圍種植山樹林、花草等,在美化生產環(huán)境的同時也可以起到阻隔噪聲傳播的作用。
加強噪聲接受對象保護
根據工作現場具體情況和噪聲特性,為工作人員提供耳塞等保護設備,以減少工業(yè)噪聲對工作人員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