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擔心別人怎么看你

我們對他人意見的恐懼,在現(xiàn)代世界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理性、無效益的執(zhí)迷了。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而不敢行動的恐懼,阻礙了我們追求自己創(chuàng)造生活的能力。
是時候了,少關注別人,多關注你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想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有高水準的表現(xiàn),“擔憂別人的意見”可能會讓你裹足不前。
想想某個你極度焦慮的時刻,例如在出場公開演說之前、在大型會議舉手發(fā)言時,甚至是是穿梭在一屋子的陌生人之間。你覺得渺小、害怕又緊張的原因,是因為你擔心“社會不認可”。
我們對他人意見的恐懼(fear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我把它簡稱為FOPO,在現(xiàn)代世界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理性、無效益的執(zhí)迷,而受到它負面影響的不僅是個人的表現(xiàn)而已。
如果你開始越來越少關注你之所以是“你”的特質(zhì),例如你的才能、信念和價值觀,反而開始遵從他人可能產(chǎn)生的看法和意見,你就會壓抑自己的潛能。你會開始打安全牌,因為你害怕負面評論出現(xiàn)。你會害怕被嘲諷或反駁。面對挑戰(zhàn)時,你會放棄自己的觀點。對于你無法控制結果的事情,你不會挺身而出、直言不諱。你不會去爭取升遷,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夠資格。
遺憾的是,F(xiàn)OPO影響我們的決策,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結構決定如此。我們的祖先渴望社會認可,因此變得謹慎而精明;數(shù)千年前,如果狩獵失敗的責任在你身上,你在部落里的地位就可能受到威脅。這種想要融入群體的渴望,以及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而不敢輕舉妄動的恐懼,阻礙了我們追求自己想要創(chuàng)造的生活的能力。
這點更能凸顯出,為什么我們必須訓練并調(diào)整我們的心智,以免本末倒置。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感受到FOPO,有幾個方法可以降低你的壓力反應強度。一旦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應該立刻引導自己建立自信(我是個優(yōu)秀的演講人。我付出了努力,因此我可以信任自己的能力。我有許多有價值的觀點要講。我為這次升職徹底做好準備)。這些說法能有助于我們把重點放在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上,而不是別人的意見。還有,做幾次深呼吸。這能對大腦發(fā)出訊號,表示我們并不處于危險之中。
但是,你若是真的想要克服FOPO,就必須培養(yǎng)更高的自我覺察。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對自己只有大致了解的情況下生活,雖然在許多情況下,這樣足夠應付每天的日常。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拿出最佳表現(xiàn),同時減少對他人意見的恐懼,就必須對于“我是誰”建立更深刻、更透徹的認知。

你可以從選擇個人哲學開始,也就是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你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觀。我的事業(yè)伙伴、西雅圖海鷹隊總教練彼特·卡羅爾的個人哲學是“永遠在競爭”(always compete)。對卡羅爾教練來說,“永遠在競爭”的意思是每一天都要努力精益求精,充分發(fā)揮潛能。這個哲學不是陳腔濫調(diào)或口號,而是他的指南針,指引他的行動、思想和決定。不管是身為教練、父親,還是身為朋友,在人生中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如此。
在發(fā)展個人哲學時,你可以自問以下一系列的問題:
當我有最好的表現(xiàn)時,我的思想和行動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哪些人展現(xiàn)出與我相合的性格和特質(zhì)?
那些特質(zhì)是什么?
你最喜歡的名言是什么?你最喜歡的字詞呢?
一旦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圈出那些讓你眼睛一亮的字詞,劃掉那些讓你覺得平淡無奇的部分。研究留下來的字詞之后,試著想出一個短語或一句話,正好完全符合你本身的本質(zhì),以及你想要的生活方式。與你愛的人分享初稿,請對方提供意見。然后牢記它,每天回想。
擬定個人哲學可以是一項深具啟發(fā)性的工作。當我指導高管團隊時,我經(jīng)常要求他們寫下他們的個人理念并與大家分享。我永遠不會忘記,有一次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驚訝。當淚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轉時,他挺直腰桿,昂首挺胸,說:"我的哲學是活得有價值"。他告訴同事,他的父母是移民,他們在充滿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堅持不懈,以確保他有更好的機會??吹剿改傅呐蜖奚?,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為家族的榮耀而活。每一天,他都努力對得起他們的付出,并成為下一代的優(yōu)良模范。
個人哲學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diào)也不為過。我曾與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lián)盟(NFL)球員和教練、極限運動員、《財富》雜志五十大企業(yè)高階領導人合作,我在合作過程中注意到,這些卓越表現(xiàn)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除了因為他們不懈地追求展現(xiàn)最佳自我之外,還有他們都很清楚指引他們邁進的原則。他們很清楚這一點,因此更愿意督促自己、學習更多,坦然接受不安感。他們可以隔絕外人和媒體的噪音和意見,傾聽自己的內(nèi)在指南針。
一旦建立你自己的個人哲學,你就要致力在生活里實踐它的信念。從家里開始。告訴家人,你愛他們。在婚禮上跳舞。愿意冒險。做個不隨波逐流的“怪胎”(那可能表示,做你自己)。然后嘗試在工作上實踐。公開做匯報。爭取升職。做些會引人議論的事。當你感覺FOPO在牽制你時,大方地承認,再次回想你的哲學和心中更大的目標。
往前邁進,向你重視的少數(shù)幾個人征詢意見。誠實反省,是達到嫻熟精通某項事物的關鍵條件。在我的播客節(jié)目“登峰造極”的某一集,知名的研究人員、《勇于領導》的作者布芮尼·布朗建議,征詢意見對象的人數(shù)不應太多。我加上第二個條件,那就是這些人應該非常了解你,以及了解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關注他們的觀點,讓外人的噪音消退。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來調(diào)整他們的回饋意見。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你只有在充分發(fā)揮能力時,才能成長和學習。按照個人哲學去生活,就像對近乎充飽了氣的氣球吹氣,需要更努力、更費勁,但這么做的結果,也就是真實而精采地表現(xiàn)你自己,能夠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目的和意義。
邁克爾·杰維斯(Michael Gervais)| 文
邁克爾·杰維斯博士是一位高績效心理學家,其客戶包括世界紀錄保持者、奧運選手、國際知名藝術家和音樂家、各主要運動的 MVP 以及財富 100 強 CEO。他是 Compete to Create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也是 Finding Mastery 的主持人。
馬冰侖?| 公眾號文章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