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大學文物與博物館考研擇校、考研情況及復習經驗
一、關于擇校和選定專業(yè):
我的大學本科就讀于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yè)。本身職業(yè)規(guī)劃上就想往考古和文博事業(yè)上發(fā)展,此外本科階段的學習較為寬泛和籠統(tǒng)不能滿足就業(yè)的各方面條件,所以選擇考研這條發(fā)展方向。在擇校方面,山東大學作為“985高校”植根于齊魯文化的沃土,其考古學科走過了80余年的歷史,現已成為重要的考古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作為自身職業(yè)發(fā)展的新起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下面我將介紹一下該校專業(yè)的考研情況。
1、關于2024考研文物與博物館專碩將拆分成博物館學和文物學兩個學科的情況: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2024年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科教學作用和提高教學質量,文物與博物館學將拆分為博物館學和文物學,博物館學仍作為歷史學大類里面的專業(yè),文物學劃歸為14交叉學科。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濟南)和文化遺產研究院(青島)2024年以前都招收文博專碩研究生并且初試采用同一套試卷,專業(yè)拆分以后具體的招生辦法還沒有公布,我估計文化遺產方向會劃歸到博物館學,科技考古可能會有一部分劃歸到文物學下。
2、考研情況:
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考試是自主命題,作為一流的高校和學科,考研難度肯定比普通高校要大,加之這幾年國家對歷史和考古學科的重視,報考人數越來越多,考取難度肯定會進一步加大。
二、初試經驗:
1、初試: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濟南)和文化遺產研究院(青島)的初試內容都包括專業(yè)課、英語二和政治三個方面。
1、專業(yè)課:
參考書目主要有:
1.李曉東:《中國文物學概論》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2.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3.王蕙貞:《文物保護學》文物出版社 ?2009
4.欒豐實等主編:《考古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5.于海廣、王巨山:《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概論》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
6.張之恒主編 :《中國考古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等。
專業(yè)課考試總分300分,作為初試分數的大頭,根據今年的錄取情況和我個人經驗判斷,在專業(yè)課上拿分最低要到250分算是比較保險的分數??荚噧热葜饕褪强脊拧⒉┪镳^和文物三個大塊。題目也是三個類型,包括名詞解釋共10題100分,簡答題共5題80分,論述題共4題120分??脊艑W內容占測試主要方面,博物館和文物有所涉及占次要方面。(近十年的考研真題在網上都可以檢索)。
本人非跨考所以在復習上相對比較輕松,針對跨考同學我的建議是首先要捋清楚大的框架,這樣在復習中能夠較為輕松的將每個部份對號入座也更容易找到答題的共通點。備考當然越早越好,提早一天就能有比別人更加充足的準備。專業(yè)課就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背誦和記憶,這需要合理的時間分配和安排。
第一階段需要時間通讀一遍有一個基本的框架體系(如果上來直接開始背誦會抓不住重點且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通讀下來以后就開始進入背誦記憶階段。
對于文科專業(yè)來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階段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合理的參考資料并結合自己實際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但是要記住不能完全依賴你所購買的資料,沒有任何一份資料是可以拿來直接背的,師兄師姐的資料體現的是他們自己的復習思路和習慣,不一定就適合你自己。一定要形成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和思路。根據山東大學的初試內容來看,復習可以按照考古、博物館、文物這樣的順序進行復習背誦。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最少需要進行三輪以上的復習,每一輪都要重點抓前一輪未掌握的知識點,已掌握的就放過去來提高復習效率。最后一輪基本全面掌握以后可以從頭到尾快速溫習一遍,既能增加信心也可以查漏補缺。
補充:考古的兩本書,馬工程的基本偏向考古學理論,張之恒的更偏向各個時期考古發(fā)現的介紹。教材里不是所有知識點都很全需要自己去補充。山東大學的文博考題一般比較平和不會出特別刁鉆的題目,這里我推薦《中國考古學大辭典》可以作為參考特別是名詞解釋。整個考古的復習重點就是分期和階段,這也是考古學的理論基礎。根據歷年真題可以較為容易的看到近年的出題思路。
最后一個階段就是模擬真題階段,首先對于近五年來的真題必須要按照考試要求完整的做一遍,既是鍛煉解題思路也是在考試前能夠找到最佳答題手感和手寫速度。根據我的考試經驗,考試一共三個小時,每一分鐘都不能浪費,基本上考試鈴聲響起前五分鐘才能寫完。并且每一道題不會留給你太多的思考時間,需要做到看到題目基本就有答題思路,碰到完全陌生的題目可以先留好足夠的空間,最后在根據復習到的同類型知識點思考答題(切記不要空題,哪怕是猜測著答也要答完,這樣可以給老師看到你是有解題思路的或者說不定就蒙對了)。山東大學的題有時候會出現以往出過的,所以真題十分重要,但不要花大量精力去押題,偷懶捷徑不可取。
根據這幾年的題目分析,考古還是占據了相當大的部份,但是不等于要輕視博物館和文物兩個方面。雖然博物館的題有較大一部分沒有標準答案的主觀題相對容易,但是也必須有準確的答題思路和例證輔佐。去年還考過一題文物修復相關的知識。所以也要給予這兩個模塊相當的重視。2024年專業(yè)拆分以后雖然是第一年可能考試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更加細分的專業(yè)也有可能在考試上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具體還是要看接下來學院給出的考試大綱),多掌握一些知識總歸是有益的。
以上是我對專業(yè)課的復習計劃分析。因為每個人的復習進度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人年前就開始準備了,也可能有的才開始準備。所以具體到每個月的時間規(guī)劃還得視個人情況而定。如果已經對該專業(yè)有較多的了解并且對建立了知識框架和體系,那么第一階段就可以較為快速和輕松的通過,在完善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快速進入重點第二階段的復習。最后一定要留足時間給第三階段的真題模擬。當然在有空閑的時候可以適當去找一些面向公眾的考古類節(jié)目看看(通俗易懂),既可以獲得合理的休息,也能夠在專家教授的視角下獲得新的知識體驗。
補充:在做真題訓練的時候除了歷年真題,自己也可以出幾套卷子進行自我練習。答題時要做到合理布局,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能夠合理的安排在試卷上。根據我的經驗,專業(yè)課的卷子頁數較多,字寫得太小一個是容易看不清楚,二來最后會空出許多頁數可能對整個試卷的閱卷觀感有所影響,所以字可以寫的稍微大一點。在這個基礎上名詞解釋一般在200字左右(一頁可以寫3到4題),簡答題在500字左右(一頁可以寫2題),論述題在800-1000字左右(一頁寫一題),這樣可以寫滿整張試卷,最起碼可以讓閱卷老師看到你的態(tài)度是很好的。
2、政治:
我認為在政治上可以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和經歷,畢竟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可能就提高了幾分,在專業(yè)課上一下十幾分就會被揮霍掉。如果真的學的太差也可以報個班聽一聽,畢竟首先要保證能夠達到山大的自主劃線的公共課線,2022年給到了60分,2023年可能是整個山東政治分都不高所以給到了55分。前期學習可以把政治當作專業(yè)課復習之余的調劑來學習。后期也就是到九月底十月初就開始刷刷題,做做模擬試卷和真題。各類參考教輔有很多也比較成熟,這里就不再贅述。政治也是各個模塊在考試的時候有側重點,嫌麻煩或者自己整理不了的可以報個課聽一聽分析。
3、英語
相較于政治,英語可能更是考生的痛點。我們江蘇這邊本來在高中英語考試就比較難,所以從本科考四六級開始我一直就是吃老本也都考的還可以。因為初試沒有聽力所以可以免除聽力考試上的痛苦。
單詞是英語的基礎,所以每天都要背單詞,這個也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自己制定計劃每天需要多少的單詞量(雖然也很痛苦但一定要咬牙堅持)。專碩考的是英語二,單詞量要求在5500-6000個之間。近兩年來我感覺英語考試的難度是有所增加的,出現了一些專業(yè)詞匯和專有名詞,也要做適當的補充和掌握。我因為嫌麻煩所以沒有用過相關的單詞小程序或者APP,完全就是脫離手機付諸筆頭,通過默寫進行記憶。有相關需要的可以看看別人的經驗貼進行復習。
定期做閱讀理解練習,閱讀理解的難度梯度各有不同,這樣可以讓你找到各種類型的答題思路,比如對文章進行框架的劃分和如何準確定位到關鍵句。此外定期訓練也可以讓你考試能保持較為順暢的手感。我之前看到有推薦可以做做英語一的題目,我覺得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去練練手,基礎不太好的還是老老實實專注于英語二的題目比較好。很多同學在完形填空的題上會錯不少題所以會花大量時間撲在完型上,我的建議是適度練習就可以了,完形填空有時候就是跟你不對路子,運氣不好就是磕磕絆絆的,因為分值較低所以不要花大量時間在上面。
作文就是小作文和大作文,基本上都有通用的套路和模板,再加上一些較為高級的句型。我是高中英語老師就給了很多框架和復雜句型,每次英語考試都會用到所以比較熟悉沒花太多時間。同學們可以自己在平常寫作練習時結合真題模擬給的參考答案總結幾套通用模板,沒啥經驗的也可以找研究生師兄師姐幫忙或者報個班學習一下。有很多補習機構這里也不再贅述。
以上就是我關于初試復習的一些心得。專業(yè)課試卷,政治主觀題和英語作文都是寫在紙面上的,所以字跡一定要清晰和端正,這樣在機讀答題卡上才能顯示的清楚,既可以給老師一個較為良好的印象,也可以獲得較高的分數。
大家如果在考研復習過程中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對一私人訂制VIP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復試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是非常明顯的。?
三、復試經驗:
2023年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濟南)文博專碩的復試分數線是369分(政治55分,英語55分)。與2022年相比分數線提高9分,政治英語分數線下降。一共有18人進入復試,最終擬錄取14人,錄取比例為0.77。錄取人數比招生計劃擴招5人。文化遺產研究院(青島)擬錄取12人。
初試考試已結束就應該立即著手復試準備,我今年等復試名單公布才開始準備就有點感覺力不從心。早準備復試也可以在將來如果需要調劑時可以分出更多精力。
歷史文化學院的復試包括了筆試和面試兩個方面(今年恢復線下復試所以筆試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么越早準備越好,也可以防止知識點的遺忘)。復試辦法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網站上就可以查到(https://history.sdu.edu.cn/jxpy/yjszs.htm),這里不再贅述。
初復試的比重是五五開,初試成績基本上進行換算以后大家的分差都在五分以內,所以復試一定不能有所懈?。『苡锌赡艹踉嚪指叩臅凰⑾聛?,排名靠后的會逆襲上岸?。?! ???
1、筆試:
筆試內容根據規(guī)定不能外傳,主要還是偏向考古的題,2024年拆分以后是否會有博物館相關的題和文物相關的題還是要看24考試大綱和復試辦法公布的結果,這就更需要初試結束就著手準備復試(可能會考博物館和文物)。
2、面試:
面試是抽簽排隊進行。面試內容主要考查的是考生是否對學習該專業(yè)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在研究生階段是否具有課題研究的能力,我覺得對研究能力的考察是重中之重,這可能也是為什么會有初試分數比我高的同學復試被刷的原因。老師基本上是以聊天的方式進行問答,一定要舉止大方得體有自信心,但不能盲目回答或者亂答,教授們都是專業(yè)的,只要是亂說的肯定是一聽就知道錯誤,從而對你的印象分就會大打折扣。
關于英語自我介紹,我也是和研究生師姐有聯系,給我提供了英文自我介紹的模板,我做了較為充足的準備。不知道是不是我抽簽排在后面的原因,到我直接沒有英文自我介紹直接開始用中文介紹,然后就問了些問題,最后才用英語問了個問題就完事了。具體情況還沒有問別的同學,不過都準備了肯定能確保萬無一失。
以上就是我的整個經驗分享。考研之路非常辛苦就像孤獨走在黑暗隧道尋找出口的光明,特別是遇到瓶頸期不管怎么背也背不進去,會對信心產生不小沖擊甚至懷疑人生。此時需要及時的自我疏解,大家可以與父母家人和親近的朋友們聊聊天,讓他們給自己加油打氣,也可以做一些適當的運動發(fā)泄心中的苦悶心情,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夢想院校精彩的校園生活和學習活動,馬上就能有強勁的動力。堅持堅持再堅持,祝24考研的同學們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本文來源新祥旭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