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億噸!地球海底竟藏巨大窟窿,瘋狂漏水已致巨量海水神秘失蹤

地球是太空中一顆不起眼的藍色星球,海洋占據(jù)了表面70%的面積,在很多人看來,海洋中的海水一直就那么多,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海岸線今年在某個地方,明年、后年也一直會在那個地方,除了氣候變暖正在讓南北極的冰蓋融化,每年會讓海平面稍稍上升那么一點點以外。
然而事情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地球上的海水真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一項研究稱,地球上大量海水已在不知不覺中失蹤,導致海平面下降了130米。這些失蹤的水究竟去了哪里呢?
原來地球的海洋就像一個巨大的水缸,裝著約13億立方公里,132億億噸的海水,在水缸的底部,是地殼的構(gòu)造板塊。每天都有會有大量海水在海底構(gòu)造板塊的邊界,被困在礦物質(zhì)或地殼中,通過潛沒的地殼進入地球內(nèi)部。根據(jù)不久前的另一份研究,地球內(nèi)部通過這個“窟窿”被困地幔的水量可能高達地表的2-4倍。

當然事情并不就到此結(jié)束了,因為水只流進地幔的話,地表怎么可能還有這么多水呢?實際地幔中的水也會通過海底火山的爆發(fā),以及熱液口回到地表,維持著相對的平衡。
然而,研究人員通過建模對地球的深水循環(huán)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在地球上有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被吞進地幔的海水遠遠大于噴出的海水,從而導致地球的海平面下降了130米——不然我們現(xiàn)在的陸地面積可能更小,什么海灘度假圣地,馬爾代夫、夏威夷、毛里求斯、普吉島,現(xiàn)在恐怕都淹沒在大海深處不見陽光的地方,你的山景房也搖身一變而成海景房了。
這段歷史時期就是2.3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破裂,各大板塊漂移逐步形成現(xiàn)有格局的時候。隨著大陸板塊的分裂,新大洋的形成,巨大的水量被困在海洋板塊邊界的地殼里,快速地沉入地幔深處,來不及通過深水循環(huán)回到地表,從而導致整個海洋中130米高的海水失蹤,地球海洋損失了近5億億噸的水。

不過如此巨量海水的喪失經(jīng)歷了漫長的地質(zhì)時期,和目前人類活動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比起來,僅僅是九牛一毛。根據(jù)科學家們的估算,目前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為3.2毫米/年,比地球深水循環(huán)導致的海平面下降,速度要快上10000倍!所以別指望地球內(nèi)部有什么東西來拯救海平面,拯救即將淹沒的你的海景房,沒有哥斯拉,沒有怪獸,要阻止氣候變暖,唯一的辦法是人類自己住手,不要再禍害我們的星球!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5月17日《G3》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