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5.26 生命起源
【本文轉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26、生命起源
?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物質產(chǎn)生的機制和過程。自古以來,對生命起源有各種臆說,如神創(chuàng)論、生源論、自然發(fā)生說、宇宙生命論等。近代自然科學研究證明,以上說法都是非科學的,地球上的生命物質只能從無生命物質長期演化而來。地球形成的早期階段是熾熱的,那時不可能有蛋白質存在的條件。只有當?shù)厍虮砻鏈囟冉档街辽僭谙喈敶蟮囊徊糠值孛嫔喜桓哂谀苁沟鞍踪|生存的限度,又在其它化學的先決條件下,有生命的蛋白質才逐步形成。按照蘇聯(lián)生物學家奧巴林的觀點,生命物質的發(fā)生過程經(jīng)歷了三個時期:(1)有機物質起源時期。大氣中的碳化物和水相互作用產(chǎn)生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蛋白質物質形成時期。以氨基酸高分子聚合物為代表,由千萬個碳、氫、氧、氮的原子組成;(3)蛋白體的起源時期。由蛋白質大分子聚集而成有輪廓的小滴 ???團聚體,最初在地球原始水圈里出現(xiàn)。他認為團聚體的形成,已具有了最初的生命現(xiàn)象。此后,團聚體在同化和異化過程中生長和分裂經(jīng)過自然選擇,其組織形狀不斷完善,漸趨復雜。最后終于引起質的飛躍而成為蛋白體,這就表現(xiàn)了生命的一切現(xiàn)象。
?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過程,大約是在距今三十二億年前的十幾億年間完成的?,F(xiàn)代生物化學已經(jīng)可以人工合成蛋白質。1965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力的結晶牛胰島素;近年來國外還人工合成了脫氧核糖核酸。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生命物質,標志著人類揭開“生命之謎”邁出一大步,為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生命起源的理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論據(j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