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孔雀任性不孵蛋,母雞爽快攬活,孵出來跟我了!

孔雀和雞,風馬牛不相及,完全就是人類暴力審美的兩個極端。
一個美麗高貴,常人眼中似乎不食“鳥”間煙火,是神鳥鳳凰的世間化身。
一個平淡低賤,人們對它予取予奪,掠其蛋吃其肉,撐起75億人的饕餮胃口。
然而孔雀和雞終究還是聯(lián)系在一起了,今年5月的時候,在云南工商學院校園里,美麗高貴的孔雀仙子家族誕生了三位新成員。這本來不是什么好大的事,然而如果你到學校校園里,尋找三只小孔雀的時候,你卻根本找不到三位未來的仙子在哪里,你能看到的,只是一只褐色的小母雞,身后屁顛屁顛跟著三只怪怪的“小雞”。

沒錯,這三只毛絨絨的“小雞”,就是未來不食“鳥”間煙火的孔雀仙子,但現(xiàn)在,它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將翩然若仙,驚艷人間。
人世間經常有生而不養(yǎng)的就夠狠毒的了,但這三只孔雀的媽媽更絕情,把生兒育女中最容易的事做了——嗨皮、生蛋,然后就不管了,留下三個蛋殼中還沒有開始發(fā)育的胚胎,以及一些營養(yǎng)物質,又去享受雄孔雀的意亂情迷了。

沒辦法,學校只好找到這只正在抱窩的母雞,商量怎么給孔雀擦屁股,把小孔雀給孵出來。
小母雞深明大義,決定發(fā)揚“鳥”際主義精神,幫助不負責任的雌孔雀孵蛋,所以才有了三只小孔雀孵出來后,認母雞做媽媽,到處轉悠覓食,一家子其樂融融的和諧情景。

目前,三只小孔雀已長到兩個多月,頭頂也長出了冠羽,雖然和母雞體型差異越來越大,但仍然和母雞同吃同住,樂不思自己的族群。
一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怎么母雞也可以孵孔雀蛋呢?為什么孔雀自己不孵呢?
事實上母雞不僅孵孔雀蛋,它們主要承擔的,其實是幫鴨子孵蛋,因為鴨子也是典型的生而不養(yǎng),所以人們只好讓熱情好孵的母雞來代勞了。

你肯定就有個疑問了,鴨子和孔雀都不孵蛋,它們是怎么繁衍后代,確保家族興旺的呢?
你已經觸及到問題的關鍵和“鳥性”的靈魂了,事實上不孵蛋的鳥只出現(xiàn)在人類馴化或養(yǎng)育的品種中,野生的任何一種鳥類,除了會想辦法找到“代孵”的杜鵑等,都是要自己孵卵的,有的還是鳥爸鳥媽輪流上陣。

而鴨子被人類馴化后,由于孵蛋時間要28天,比雞的21天長,投機取巧的人們就把鴨蛋和雞蛋放在一起,讓雞來孵,騰出鴨子生更多的蛋,久而久之,家鴨的孵蛋能力也就沒有了,而母雞的孵蛋能力倒是大大增強。
孔雀也是一樣的道理,野生孔雀當然會自己孵蛋,它們生4到8枚蛋后,就會抱窩,孵化期為28天。但你如果將它的蛋拿走,孔雀可以一直產蛋一個月左右。

所以你就可以想象,一些人工環(huán)境中的孔雀不孵蛋是什么原因了。沒錯,又是狡詐的人類,為了讓它們多生蛋,就會把蛋給它們拿走,讓它們無蛋可孵,久而久之,一些孔雀也懶得孵蛋了。
而這個重任,當然又落到勤勞的小母雞身上了。
所以你就可以想到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假如有一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了,雞和鴨哪個可以活下來?

事實上,高貴的孔雀和低賤的雞,并不僅僅只是母雞幫助孵蛋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它們之間本來就有著很深的淵源。
大約在3290萬年前,它們還是一家人,之后才逐漸分離,一個演變成人類眼中最美麗的鳥類,一個演化成人類嘴中最美味的鳥類。

在更早之前的3720萬年前,它們的祖先又和火雞分離,沒錯,火雞也演化成人類嘴里的美味了。
在更早之前,好吧,我們今天就來深扒到底,好好翻一下雞和孔雀的祖宗十八代。

大約1.55億年前,一支恐龍暴盜龍類生下了三個崽子,一個演化成虛骨龍,一個演化成暴龍的祖先,還有一個演化成手盜龍和似鳥龍,其中手盜龍下的一支近鳥類演化成鳥翼類。

6500萬年前,暴盜龍類1.55億年前生下的崽子的后代已經繁榮昌盛,稱霸侏羅紀到白堊紀,最為顯赫的便是我們熟知的霸王龍,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食動物之一。
就在這時,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不受控降落在地球上,導致地球氣候和環(huán)境巨變,除了孔雀和雞這一支的鳥翼類祖先,所有的恐龍都沒能挺過來。
所以你現(xiàn)在吃的雞,實際和霸王龍有著很深的血緣關系。
霸王龍,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
火雞,原產北美的最大鳥類之一,人類的食物,每年只有一只會被美國總統(tǒng)放生,還是30多年前才開始的;
孔雀,地球上現(xiàn)在最美麗的鳥類之一,人類的觀賞物,有可能也是地球上最大(長度)的鳥類;
雞,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鳥類物種,任一時刻,地球上活著的雞超過237億只(2018年),比地球上其它鳥類的總和還要多。
看到這四個姊妹物種的不同命運,你有什么感受呢?
霸王龍:謝謝小行星,不然就要慘變奧爾良烤霸王龍堡了,死不足惜,侮辱性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