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
——來自水兵老師的祝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將要到來之際,回望人生,我為祖國的服務,主要由兩個階段組成:一個是“水兵”,一個是“老師”,于是我就擁有奇葩的一個網(wǎng)名“水兵老師”。翻閱網(wǎng)上的文章,我在《難忘的軍旅生歲月》這樣寫道:
我的家鄉(xiāng)其實離海很近,三里地,就隔著一望的田野和一片朦密的木麻黃防風林。小小的時候,冬季海惡,常在夜里,呼嘯的北風夾著涌潮聲襲來 ,我總是把頭瑟縮在母親的懷抱里 ,讓媽媽胸膛的溫度減輕了對這些聲音的恐懼,我便很快安然入睡,對大自然險惡的本能,就是這樣根植在小小的我心里。
我常想:大海一定比村前那口大魚塘的10倍還大,是四四方方的。 鄰村的、村子里的男人們,在農閑的時候都到這里耕海來了。每一天,東邊的天空還沒有感覺到朦朦亮,牽大網(wǎng)的螺號響起,鄰村的螺號也響起了,相互和應著。這時候,媽媽起來點著了床頭大油缸蓋上的煤油燈,為爸爸熱好了昨晚留著的番薯粥。 村子里,牽大網(wǎng)的人群三三兩兩不約而同,魚貫地匯成彎彎曲曲望不到頭的隊伍,向大海出發(fā)了。
第一次看海,是跟著哥哥“擔晏(爸爸的午飯)去海” ——光著屁股,沒有著鞋。過了防風林,原來大海就像是一片望不到頭的天空……高中畢業(yè)的那一年,蘇小明的《軍港之夜》、胡善寶的《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深深地吸引著我,當本地絕大多數(shù)同齡人趕著往深圳廣州海南等地下海弄潮,爭著發(fā)財?shù)臅r候,我在這一年的冬季,卻成了一名夢寐以求的水兵。
人生最浪漫的青春,就是在這藍色中度過。一些美好的記憶,就像是一本珍藏的相冊,留在永恒的記憶里——喜歡作畫的我,在虎門沙角(海軍訓練基地)山頂上,眺望著零丁洋大虎山小虎山的寫生, 仿佛跨越了歷史時空,我看到了文山當年落難的情景。在東沙的海面上,壯觀的飛魚群、臺風來臨前,結隊海豬(一種小型鯨魚),在浪尖上有節(jié)奏的起舞,都讓我感到親近大海的好!記得1988年的3月14日,遠航歸來的728艇,剛剛進入新會崖東船塢維護保養(yǎng)的這一天,南沙赤瓜礁發(fā)生了中越海戰(zhàn),我海軍被迫進行自衛(wèi)還擊,這一戰(zhàn)打出了海軍軍威!戰(zhàn)斗英雄——護衛(wèi)艦上的副槍炮長楊志亮,便成為那個年代練兵習武的楷模。(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有一次,我艇從三亞趕回清蘭港避風的途中,遇到的十一級臺風,艇首的平衡鐘當當作響(只有在遇到特大風浪時才響起來),每一個戰(zhàn)位都在與風浪搏斗的情景至今讓人刻骨銘心,多年后,與戰(zhàn)友說起這回生死經歷,總要額手稱慶一番。
作為一名水兵,多少次遠航,在高溫40多度,搖擺接近40度的高噪音戰(zhàn)位上,嘔吐物只是黃色的胃液了,我常常是這樣的問著自己:何苦來哉?十幾年的堅持,在廣袤的南中國海上,西沙、東沙、南沙,犁過了我一道道青春的印痕……在這個寂寞艱苦的戰(zhàn)位上,我以過硬的電航專業(yè)技術,保障了戰(zhàn)艦航行了可繞地球三圈半的總航程。1996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南海艦隊舉行了四年一度“艦艇專業(yè)大比武”,我以電航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收獲了一枚三等功軍功章和一枚燙金紀念章,這是我水兵生涯取得的最高榮譽了。2012年的秋天,學校組團到廣西北海市旅游,這不是我難忘的軍旅最后一站的“娘家”嗎?機會難得,我要回娘家看看。于是當同事們趕往“銀灘”的旅游景點時,我回到了魂牽夢縈的728艇(2016年退出了海軍戰(zhàn)斗序列),雖然728艇還是那條艇,再也沒有認識艇上的一位戰(zhàn)士,但當我向728艇上的官兵說明了來意,下到了曾經在這狹窄的戰(zhàn)位上生活戰(zhàn)斗過十四年的“電航”室,從身上專程為728艇帶來的兩枚珍藏多年,依然閃閃發(fā)亮的軍功章和紀念章,受到了官兵熱烈的歡迎,這也是今生刻骨銘心的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我服役的那個年代,人民海軍的“航母”夢已經啟航,上世紀80年代后期,海軍廣州航海指揮學院(二海校)每年都招收航母飛行員……可是當我退出了現(xiàn)役,甚至多年后,也未能見到中國航母的影子。今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0華誕之際,遼寧號航母正在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風采,002號航母將很快加入到人民海軍戰(zhàn)斗序列,003號航母也將在預期內為捍衛(wèi)國家的領海主權,顯示強大的海軍力量!展眼未來,核動力航母將成為國之重器,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美哉壯哉我的國!(2019年國慶前夕)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gjc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