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jīng)事
編者按:隨心所欲的隨筆,穿插一些作者的感悟、感嘆與思考。由狗吃草,聯(lián)想到下雨,由下雨談到做夢,談到魯迅和他的作品,再從天氣的無常,想到法人代表的類似——就在這種看似平常的敘述中,引出了主題:一件必須要做的正經(jīng)事,“淘寶”自己中意的舊書。
舊書,在這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消遣,一種享受,一種逃避。顯然,舊書已經(jīng)成為一種符號。于隱約中,我們似乎感到,作者是在尋找當(dāng)代社會早就遺失和拋棄的真善美,那是“物美價廉”的,一種信仰,一種純真,一種唯美。它們,沒經(jīng)過包裝,沒經(jīng)過“廣告”,不會有“買櫝還珠”的走眼,也不會“舊瓶裝新酒”的乏味。而這種“舊書”,也恰恰反映和暴露出今天文化領(lǐng)域及市場的骯臟和齷齪。
作者的思路很好,語言饒見趣味,淘書的過程寫得很有韻味。作者的文字樸素,自然親切,不矯飾不雕琢,耐人尋味。隨性的文字把自己的生活常態(tài)呈現(xiàn)給讀者,生活的點滴,也能咀嚼出生命的真諦。
正經(jīng)事
那一天黃昏,我吃完晚飯,放下飯碗,抹抹嘴,趿拉著拖鞋,領(lǐng)著大頭就到公司院子里散步去了。
大頭在草坪里連蹦帶跳地撒歡,瘋跑了一會兒就累得趴到了草坪當(dāng)中,張著嘴,伸著紅紅的舌頭,呼哧呼哧地喘粗氣。它趴在那兒稍微休息了一會兒,慢慢地站起身子,像只小山羊似地低著頭,張開嘴巴津津有味地啃起青草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羊吃草、牛吃草、馬吃草,兔子吃草,連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可小狗有滋有味地這么咀嚼青草,這事可就透著一些蹊蹺了。
“嶧山戴帽狗吃草,大雨不久要來到?!?/p>
我的腦子里忽然間想起了這句流傳于魯南地區(qū)的民間諺語,不由自主地就抬起頭看了看天空。天上不能說是晴空萬里吧,可我怎么看也看不出來像有什么大雨就要到來的意思。
六月天,嬰兒臉,說變就變。我看我還是趁早回家吧,等一會兒真的要是來了什么大雨的話那就麻煩了。
心里這么尋思著,我就喊著大頭優(yōu)哉游哉地回了家。
我進了屋里,坐在沙發(fā)上喝了兩杯茶的工夫,外面果然一下子就黑了起來,片刻之間烏云滾滾,雷電交加,緊接著狂風(fēng)暴雨撲天蓋地而來,慌得我連忙起身關(guān)閉了幾間屋子的玻璃窗戶。
狂風(fēng)暴雨是什么時候停下來的,我不知道了,因為我躺在臥室的床上看魯迅的《偽自由書》,也叫《不三不四》集,看著看著就閉上雙眼睡著了,夜里還做了幾場夢,每段夢都沒頭沒尾,都是一些希奇古怪的情景。
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我還模模糊糊地記得幾個片段。
其中的一段夢,我變成了劉羅鍋的模樣,手上卻提著洪七公的那根打狗棒,大搖大擺地闖入了大貪官和珅的家里,手揮打狗棒打得和珅哭爹叫娘,滿地找牙。這個時候,蔣門神雙手舉著一把鋼刀沖進了屋里,我大喝一聲迎了上去,幾個回合下來,就把蔣門神這個地痞惡霸打得渾身是傷,頭破血流地跪在地上磕頭求饒。
在衛(wèi)生間里刷牙洗臉的時候,腦子里回味著夜里頭做的那段夢,我自己都覺得挺搞笑的。
盡管那段夢做的很荒唐,可我的心情卻著實挺愉快的。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老百姓,手里拿著打狗棒痛打貪官,狠揍惡霸,你說他能不高興嗎。
吃完早飯臨上班的時候,妻子跟我說:“昨天晚上的風(fēng)可大啦,大雨下的可厲害了,屋里挺涼快的,你連電燈都沒關(guān)上就睡著了?!?/p>
我看著妻子,笑嘻嘻地說:“是嗎,我睡得挺香的,一點都不知道了。”
出了院子大門走了還不到一百米的路,腦門子上就冒出了一層汗珠。心里尋思著,這個鬼天氣,怎么就像公司一把手似的,反復(fù)無常,沒點準頭。昨天夜里還涼絲絲的,一大早上就這么悶熱,到了中午那還不把人們都給熱暈了才怪。
這兩年,每天早上來到公司進了辦公室,第一個任務(wù)就是泡上一杯龍井茶,然后坐在沙發(fā)上蹺著二郎腿,自斟自飲。喝足了茶,讀讀報紙,看看閑書,或者是上電腦瀏覽瀏覽網(wǎng)頁。到點下班,不緊不慢地邁著四方步回家喝酒去。
那天上午,我習(xí)慣性地坐在沙發(fā)上喝了一會兒茶,然后起身從書櫥里拿出一本魯迅小說集,返身又坐在了沙發(fā)上,有一段無一頁地看了起來。
魯迅的小說,除了“阿Q正傳”和“狂人日記”還有一點讀頭之外,其余的那幾篇小說,我感覺著都沒有什么情趣,也讀不出什么滋味來,尤其是《故事新編》,什么“嫦娥奔月”,“不周山”的,實在讀不出什么特別的感覺。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時代的大變遷,人們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有些人已經(jīng)厭倦了魯迅的文章,把魯迅先生的文章請出教學(xué)課本,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魯迅的作品大都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產(chǎn)物,有一定的歷史意義,也曾經(jīng)教育、培養(yǎng)了許多有志之士。但對于像我這種沒有什么政治頭腦,又沒有什么文學(xué)修養(yǎng),性情懶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俗漢子來講,讀他老人家的小說,讀他老人家的文章,還不如去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來勁,還不如去讀幾篇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有情趣。
這幾天手頭上沒有什么新書,我耐著性子看魯迅的小說,還有幾篇沒讀完,也不知道為什么,那天上午再怎么硬著頭皮看也讀不進去了。于是便索性放下書本,信步走出辦公室,在走廊里隨口喊了個同事,一起漫步來到了街市上出售舊書的小書店。
這家出售舊書的小書店,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實用的知識寶庫。平時只要積攢了幾個零花錢,便好到這家小書店買幾本舊書。一元錢,二元錢,三元錢,頂多五元錢,就能買到一本自己喜愛的舊書。
我精心地挑選了十本書,一律二元錢一本,全都是當(dāng)代和現(xiàn)代著名作家的散文集。
挑書挑得雙手臟兮兮的,衣服也讓汗水給濕透了,可我很高興。因為這些書若是到新華書店里去買的話,每本書起碼都得要花費二十多元錢。
臨要走出書店屋門的時候,書店老板連忙滿臉笑容地走了過來,嘴里一邊說著歡迎再來,一邊順手在屋門口的柜臺上拿起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送給了我。
我微笑著從書店老板手中接過書,嘴上說了句謝謝,心里尋思著,二十元錢買了十一本書,這種便宜的事情到哪兒去找呀!下次我要不來的話,豈不是大腦有毛病了嗎。
這幾年來,買書看書對我來講既是一種消遣,又是一種享受;既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社會的手段,又是熱愛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
在孤獨寂寞、沉悶壓抑的工作環(huán)境里,尤其是像我這種讓生活和工作擠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理想主義者,不買書不看書,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憋悶成一個精神病患者。
回到公司進了辦公室,洗洗手,用一條舊毛巾把那十一本書擦得干干凈凈,一本一本地都放進了書櫥里。
我站在書櫥前,看著書櫥里那一排排的舊書籍,心里尋思著,這些舊書,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給我的生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樂趣。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88100/
正經(jīng)事的評論 (共 7 條)
- 任蕭燁 推薦閱讀并說 呵呵,“小狗吃草,大雨來到”第一回聽說!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