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拜瓜井冉子祠

溫泉難洗疾,魂落葬他鄉(xiāng)。
瓜井祠堂在,名州縣志彰。
千秋人不斷,百字石流芳。
冉子德行好,拜之詩韻長。
注:冉子春秋魯國人,名耕,字伯牛,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于世。冉子患癩瘡,自魯國(今山東)前往河北沙河市朱莊溫泉洗疾,(注:(永年縣志)載;溫泉在易陽,世以洗疾治百病。)病故于回魯途中,埋在瓜井村,或是衣冠冢,史冊無明確記載。(大明一統(tǒng)志)載:冉子墓在永年劉營社(今瓜井一代)歲久淹沒,不知所在。“冉子墓、冉子祠多次重修。 瓜井村位于:河北省永年縣中北部。離永年縣城6公里。離沙河市6公里。京珠高速從村東貫穿。西距京廣公路,京廣鐵路4.5公里。瓜井村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據(jù)說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冉耕埋葬在瓜井村中央,村民稱之為“圣人殿”。冉子墓位于永年縣城名關(guān)東7公里東,清光緒版(永年縣志)云“周冉子墓城(廣平府)西四十五里瓜井村,明成化中知府秦民悅建祠撰碑文?!?/p>
瓜井村名的來歷:提起這個村名的來歷還有一個古老的典故。傳說春秋時期,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冉子,身染重疴,經(jīng)年不愈。為尋找能治療此病的溫泉,來到了現(xiàn)在的瓜井村地界。長途跋涉,烈日炎炎,口渴難耐。偶見一廢井內(nèi)有一西瓜,食之解渴,繼續(xù)西行才到了人煙稀少的瓜井村。病重,不能繼續(xù)前行,只能暫住一人家,直至仙逝于瓜井村。后人為紀念這件事,改村名為瓜井村——取“井中之瓜”之意。并修造冉子墓和冉子祠堂永世供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冉子塋俗稱圣人殿,是一處古文物建筑群體。全廟南北長150米,東西寬35米。在此地面上,從南到北分布十大建筑。分別為前山門、后祠門、七十二賢紀念祠、拜臺、碑林、大堂、二堂、透明碑、十面墻、冉子墓。現(xiàn)分別說明如下:中國歷史上有文官門 上掛橫匾,武官門上掛豎匾的等級規(guī)定。為了顯示冉子地位的尊貴,山門外掛的是豎匾,三個大字:“冉子塋”,落款處為清同治十三年的干支紀元。祠門有橫匾,書“德行堪師”四個大字。進入祠門后,東西兩屋為七十二賢紀念祠,祠內(nèi)木牌上表示各圣賢的位置,瓜井解放時(1945年)因把祠堂改作倉庫,牌位被焚燒,據(jù)說當時因資金不足未來及抓胎,因此各圣賢位置現(xiàn)已失傳,可到山東曲阜進行考證。
紀念祠北端為東西兩處碑樓,各立石碑4塊,共有8塊。其大小風化程度不同,可見分別立于不同的年代。于1968年失蹤,現(xiàn)具體碑文不祥,據(jù)說在本縣知道碑文者,還有存世人,其年齡均已七十以外。不幸中的萬幸,2002年又發(fā)現(xiàn)了8塊中的一塊,但因年久風化,字跡難以辨清。據(jù)模糊辨認,大致意思為同治十二年立,當時按察使授權(quán)直隸廣平府正堂重修冉子墓祠,由尹固,瓜井,睢寧,寧屯村民集資修建,并免去此四村的賦稅。可見歷代統(tǒng)治高層對冉子以及儒學思想的崇拜。
冉子祠毀于上世紀文革初期(1966年)的“破四舊運動”。冉子墓同時也遭破壞,據(jù)經(jīng)歷過此事的老人回憶:冉子墓由拱頂主墓室、墓道、東十字甬道、東耳室、西十字甬道、西耳室組成。青石鋪砌,石條蓋頂。西耳室存放棺槨,打開棺槨,里面并不見冉子的尸骨,只有所穿衣物、頭冠、文房四寶等隨葬品,應(yīng)該是個衣冠冢。
明代申佳允在其參與編纂的《四庫全書》中曾對瓜井冉子祠有記載,詩文如下,
煙火寥寥瓜井村,秋風落日伯牛墳。
巋然老樹碑陰矗,嵐影波光拂垅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懸德行書懸譜。
平原賓客氣如虹,沙草蓁蕪何處土。
半世車塵歷落中,九京贏得鄆侯封。
一抔伏臘驚樵牧,靈雨春滋卉木秾。
傳浴溫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殘碣。
聞風興起古今情,何問衣冠何問骨。
文中詳細記錄了當時瓜井冉子祠的情況。這可能是唯一的歷史記錄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731218/
五律·拜瓜井冉子祠的評論 (共 18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問好!
-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溫泉難洗疾,魂落葬他鄉(xiāng)......
jianjun801:欣賞,點贊,問好。
明山才子:回復(fù)@jianjun801:謝謝鼓勵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