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易交,富易妻
漢朝時就有一句諺語:“貴易交,富易妻?!边@句話的意思是:地位尊貴了就換朋友,生活富裕了就換妻子。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對人性精辟總結(jié)出來的話,是有道理的;這種人性的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歷史上,還是當今社會。
“貴易交”的記載莫過于《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跟別人一道被雇傭耕地,陳涉停止耕作到田邊高地休息,因怨望而嘆恨了很長時間,說:“如果有一天富貴了,不要彼此忘記?!蓖閭冃χ卮鹫f:“你做雇工為人家耕地,哪里談得上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凌云志向呢!”《史記》的這點記載被千古傳誦,陳涉是有志向、不甘平庸的青年,是他首開了推翻秦帝國的農(nóng)民起義,并導致最終推翻了暴秦。
陳涉等九百人,因一次調(diào)防途中遇到大雨,耽誤行期,按秦國當時法律,要被斬首。在不反也是死,造反也是死,等死不如戰(zhàn)死的情況下,他們揭竿而起,掀起了轟轟烈烈農(nóng)民起義,并被稱為陳王。陳涉稱王總共六個月的時間,當了王之后,以陳縣為國都。從前一位曾經(jīng)與他一起雇傭給人家耕田的伙計聽說他做了王,來到了陳縣,敲著宮門說:“我要見陳涉?!笔貙m門的衛(wèi)士要把他捆綁起來。經(jīng)反復解說,才放開,但仍然不肯為他通報。等陳王出門時,他攔路呼喊陳涉的名子。陳王聽到了,才召見了他,與他同乘一輛車子回宮。走進宮殿,看見殿堂房屋、帷幕帳簾之后,客人說:“哎呀!陳涉大王的宮殿高大深邃啊!”這客人在宮中出出進進越來越隨便放肆,常常跟人講陳涉從前的一些舊事。有人就對陳王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于您的威嚴?!标愅蹙桶阉呐笥褦亓?。從此之后,陳王的故舊知交都紛紛自動離去,沒有再親近陳王的人了。陳涉的做法是“貴易交”的極端做法,陳涉忘記了自己當年“茍富貴,無相忘?!钡?a target="_blank">諾言,不能妥善的處理自己的老朋友,以至于使自己身邊沒有了親近可靠的人,被他的車夫殺害。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陳勝王已經(jīng)和從前的伙伴沒有了共同語言,這“易交”應該是必然的;但把他們殺害,未免太過。司馬遷評論陳涉:“材能不及中人”,就是說陳涉的才能達不到中等人水平,陳涉不能很好的用人,這大概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吧!
“貴易交”不僅體現(xiàn)在朋友之間,就是親兄弟之間,如果地位、財產(chǎn)差別太大,也會變成陌路人。有這樣一句老話:“肩膀齊,是兄弟;肩膀不齊,兩分離?!边@里把肩膀齊比喻兄弟倆社會地位、財產(chǎn)狀況是不相上下的,而把肩膀不齊,比喻兄弟倆地位、財產(chǎn)差別大,而地位和財產(chǎn)的差別,會使弟兄倆像陌路人,他們之間已經(jīng)沒有了共同話題,在民間,地位低的一方,不想麻煩你,給你添麻煩而看你的臉色,地位高的一方,也樂得沒麻煩,更何況有各自女人從中作梗,這種現(xiàn)象生活中屢見不鮮。而皇室為爭權(quán)奪利,親兄弟甚至互相殘害,這在歷史上例子很多,像出名的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蔽何牡鄄茇Ю^位后,對他的幾位弟弟們嚴加控制,甚至迫害他們,曹丕的同母弟弟曹彰,才三十多歲,就不明原因的暴死,后人懷疑為曹丕所害,但沒證據(jù)。曹丕和他的兄弟們,已經(jīng)不是兄弟關(guān)系,而是君臣關(guān)系。但最殘忍的莫過于秦二世,他即位后幾乎殺盡了所有的兄長姐妹。
“富易妻”雖說也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但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是少數(shù),古時沒“離婚”一說,在夫權(quán)社會,只有夫休妻,休妻可以有七種理由,又稱“七出”,這七種理由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而妻子不想和丈夫過了,也必須由丈夫出具“休書”,才算合法。休妻的情況很少發(fā)生,這是因為妻子一旦被休,就沒有退路,可以說死路一條,做丈夫的很少下這樣狠手。再則丈夫不滿意妻子,可以納妾,妾的數(shù)量是沒限制的,這看你的經(jīng)濟實力。丈夫納妾雖說看實力,但也并非隨心所欲,來自妻子的巨大阻力,往往使丈夫敗下陣來。漢朝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文君當壚的典故更是膾炙人口。司馬相如后來官至中郎將,但想娶茂陵女子為妾時遭到卓文君的堅決反對,并賦詩一首,
這就是有名的《白頭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皚如山上雪,蛟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徙徙。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詩后附有一書,其中一句:“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卓文君堅決要與司馬相如說拜!拜!據(jù)傳司馬相如閱畢這一詩一書后,憶及當年恩愛,遂絕納妾之念,夫婦和好如初。由此看,古時也不是有錢了、當官了,我就可以娶小老婆了,也是受到種種約束,這“河東獅吼”的威力不可小視,即便是帝王,也有同樣難題,《資治通鑒》記載:“獨孤后性妒忌,后宮莫敢進御,尉遲迥女孫,有美色,先沒宮中,上于人壽宮見而悅之,因得幸。后伺上聽朝,陰殺之,上由是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二十余里?!边@段記載是說,隋文帝皇后獨孤氏,天性嫉妒,后宮的佳麗沒人敢去隋文帝面前獻媚、求寵,一個姓尉遲的女孩非常漂亮,隋文帝見了非常喜歡她,得到寵幸。獨孤氏醋性大發(fā),趁隋文帝上朝的機會,殺害了這個尉遲女。隋文帝勃然大怒,獨自騎馬離宮出走,不看路徑,深入山谷二十多里地,后被大臣們追上勸回。大家都知道帝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奢侈荒淫,為所欲為。可隋文帝愛妃被殺,反應也僅僅是大怒和離宮出走,對皇后獨孤氏的殘忍、妒忌無可奈何。從這段記載看,皇帝有時也由不得自己,難怪隋文帝發(fā)出感嘆:“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自古以來,帝王怕老婆的非隋文帝莫屬。
其實,易妻故事最多的還是皇帝們,皇帝們“易妻”牽動政局,影響全國,皇帝們大約都有幾次另立皇后的記載。按古時規(guī)矩,皇后才是正妻,其他后宮貴妃、昭儀、婕妤、等都是妾。漢武帝就幾次“易妻”,當年對陳皇后“貯之金屋”的承諾,變成了“咫尺長門閉阿嬌”。被打入冷宮,寂寞悲慘而死,倒不如平民百姓,男耕女織,夫妻恩愛苦也甜。
我曾經(jīng)接觸過參加解放戰(zhàn)爭的一位女兵,她在征戰(zhàn)中結(jié)了婚,有了女兒。部隊渡過長江占領(lǐng)南京之后,她和她的很多女戰(zhàn)友一樣,滿懷著勝利的喜悅,靜等著和丈夫團聚,戰(zhàn)友們陸續(xù)被自己的丈夫接走。沒想到她怎么也等不來丈夫了,她的丈夫拋棄了她和不到一歲的女兒,她的丈夫后來被授予中將軍銜,在南京城另找了年輕漂亮的女學生,把她這工農(nóng)出身的“糟糠之妻”,當破草鞋一樣扔掉了,同時扔掉的還有他的女兒。當時進城干部不少休妻另娶的,這也是“富易妻”的驗證。如果她的丈夫還在你死我活的艱苦征戰(zhàn)中,能拋棄妻子嗎?如果敵強我弱,丈夫還在山中打游擊,能另找女學生嗎?如果……;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的如果了,這就是現(xiàn)實。
“貴易交,富易妻?!边@句話是根據(jù)人性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總結(jié)出來的話,光武帝說這是人之常情;而“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是人性表現(xiàn)總結(jié)出來的一句,也是一句警示語;這兩句話看似矛盾,其實是統(tǒng)一的。“貴易交,富易妻”它是有先決條件的,也就是說必須“貴和富”,這是指貴和富了的人來說的。地位和財富的巨大變化,會使人的心理也產(chǎn)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人是感覺不出來的,是潛意識的,往往走向極端,才恍然大悟。但大多數(shù)人是不可能“貴和富”,也就出現(xiàn)不了這種現(xiàn)象。當今社會,一夫一妻制,不允許納妾,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就有了二奶、三奶一說,更有甚者為此離婚;這就是典型的“富易妻”(感情確實不合者不在此例)?,F(xiàn)在城市離婚率高居不下,但農(nóng)村離婚率就低得多,這是因為農(nóng)村生活相對艱苦,夫妻倆必須同心協(xié)力才能維持生活,否則就塌了半邊天?,F(xiàn)在農(nóng)村離婚率也越來越高了,這也是因為生活富起來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大多數(shù)人還是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吧!這貧窮自有貧窮的好處,要不然不知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