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情韻散文】山間菊花朵朵艷

千山凋零,黃葉翻飛。在這初冬綠中泛黃,寒風凜冽的龍池山上,確是另外一番景象:
“鹿展角、鳳亮翅、龍擺尾、獸奔禽鳴”一個個用各色名貴菊花做成的造型,競相吐露芳華。
原來,這是由長陽龍池山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運作舉辦的菊花展,展區(qū)面積達45畝,囊括世界名貴菊花120多種,絕品霜滿天、國華萬勝、春日見山、泉鄉(xiāng)萬勝、黃越山、白越山等菊花全部躋身其中,讓游客飽賞菊中珍品。
躋身于百多中菊花秀展區(qū),我看到,紅色、白色、黃色和綠色各式色彩繽紛的菊花迎風招展,場面蔚為壯觀。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我,本次菊花秀的主題以“生態(tài)龍池山,丹水菊花秀”為主題,以“十二生肖”、“中華禮儀”為內涵,塑造有1115個惟妙惟肖的原生態(tài)造型。
菊花已經完全開放,其他菊花將于幾日內陸續(xù)開放。除了美麗動人的菊花盛景,還有精彩的土家族服飾走秀表演、音樂、書畫展示等。
聽著介紹,俯身四周,我完全置身在花的世界里,微風徐徐吹來,花如潮水般卷起了微波細浪。白如雪、黃似金、綠如玉、紅像火,白黃綠紅菊花叢中的我就像是一位仙子下凡人間,有些仙風道骨之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園中,兩條各長20米的 “中華龍”,蔚成奇觀,堪稱一絕,讓我在觀賞菊花的同時,真正感受到了華夏“龍文化”的奧妙。
不禁賦詩一首:
昔日真龍赴龍池,
水塘瀲滟扎虬枝。
千載悠悠好快活,
如今變遷翻新詩。
環(huán)視四周,如棱形煙囪高聳800多米的龍池山峰,托起一個小高原,登臨山頂,可遠觀群峰百公里,可見50公里外的宜昌城,這個能環(huán)顧四方景色的山體叫龍池山,是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zhèn)古城村境內的一個無人山峰。
龍池山四面陡峻,直插云天,直立躍起848米,相當280多層的一座高樓;山頂有東、西兩個大山峰和10余個小團包,遠看龍池山,其外貌如一個巨大的駱駝。山腳有丹水和古城溪流環(huán)繞左右,溪谷兩邊多為平整的田野,山腳周長約8公里。而上到龍池山頂,也是相對平整的地塊,環(huán)棱形山頂邊緣走一周約3公里。
龍池山,視野特別開闊,環(huán)繞山頂,可觀四方風景:巍巍群山、道路橋梁、房屋田園盡收眼底。東北角付家寨,是龍池山最高峰,海拔848米,立于山項,能見到50公里外的宜昌城(陸路里程),城中萬達廣場清晰可辨;站在西南面的笛竹淌,可見百公里以外的道教名勝——中武當天柱山主峰;北面下望,可見高家堰鎮(zhèn)集鎮(zhèn);站在南面,可將滬蓉高速公路高家堰服務區(qū)及數(shù)公里的公路盡收眼底。
有花必有歌,有歌必有舞,歌舞不分家。秋風似水槍噴過,皎潔如玉的“泉水長天”、“霜滿天”變成一群小天鵝,跳起歡快的芭蕾舞,伴舞的有蜜蜂,伴奏的有花匠,品味的是獨到的匠心?!栈ㄏ勺硬粌H給了蜜蜂帶來美麗的風景,還給了它們美食,讓它們貯存足夠的過冬食物,使它們度過漫漫長冬,因此它們之間唇齒相依的歌舞晚會一直要跳到頭重腳輕瞌睡冬眠為止。
“祥云秋風”如膏浸過,濺起滿世界的芳香,她們跳起快樂的民族舞,花蕊如笑臉,花瓣舞成五顏六色的民族服飾,頭花綻放成濃郁的花粉。此時此刻,翻滾的“微波細浪”是活力四射,熱情奔放的它跳起久負盛名的斗牛舞,舞步歡快,節(jié)奏強烈,鼓點震撼,樂曲激昂,攝人心魄,被秋陽秋風掃過,只見舞影不見人。不遠處,“紅衣錦繡”不甘示弱,一對對跳起了探戈,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一扭頭一甩胯,一彎腰一轉身,變幻出迷人的舞姿,傾倒無數(shù)游客觀眾。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