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白薯!(寨里村記憶系列散文之六)
一九五二年,我們初中生物課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當(dāng)前支撐農(nóng)村生活的第一功臣是哪一種農(nóng)作物?”大家竟異口同聲地回答:“白薯”(即紅薯)。因為當(dāng)時學(xué)校大灶上幾乎頓頓都是大鍋煮白薯。
豫東位于黃河故道上,長期飽受風(fēng)沙鹽堿災(zāi)害,小麥、大豆、高梁產(chǎn)量低而不穩(wěn),卻偏偏宜于白薯生長。當(dāng)時,被饑餓熬煎的貧苦農(nóng)民,剛剛在土改中分得土地,首先想到的就是多栽幾畝白薯,以解決溫飽問題。
寨里村是栽植白薯的大村。每年一開春,村子周圍的田埂上,就布滿一畦一畦的白薯苗圃,待到四五月秧苗長到尺把長時,就用剪刀剪成五六寸長的節(jié)節(jié),一棵一棵地栽到大田里。每到此時,東地、西南地、西坑兒,北地的黃沙地里,就會聚滿了栽白薯的人群,男女老少一起上,擔(dān)水、挖坑、栽苗,不到十天時間,成片的白薯就栽植完畢。待到白薯秧長到二三尺長時,又得翻一次秧,防止秧上扎根分散營養(yǎng)。到了九十月白薯的根部紛紛隆起,就開始收白薯了,又是全家一起上,割秧、挖薯、拉運(yùn)。那時每家收的白薯,少的數(shù)千斤,多的上萬斤,大多儲在地窖里,一部分切片風(fēng)干,一部分打粉做成粉條。
我家每年栽白薯四畝左右,可收白薯八千多斤,都儲在挨著西城墻根的地窖里。這個地窖,長約六尺,寬約三尺,深約四到五尺,上面用秫秸搭蓋,再覆以厚厚的土層。窖里溫暖潮濕,白薯儲放一個冬天也不會壞的。每過一兩天,母親就讓我從地窖一角留出的孔洞下去,提一籃子白薯出來以備食用。周圍有七八家地窖和我家相連,都儲有數(shù)千斤白薯。那時的農(nóng)村,民風(fēng)純樸,從未出現(xiàn)過誰家白薯被偷的事兒。
當(dāng)時家里的主食就是白薯,輔以高梁和黃豆。小麥產(chǎn)量低,市場價格高,都舍不得吃,除了給過年節(jié)留下少許外,大多都賣掉了,換成錢供日常花用。我家一個大冬天吃飯都是老三樣:早上白薯稀飯,中午大鍋煮白薯,晚上白薯水,再加上高粱豆混蒸的窩窩頭,副食就是炒蘿卜絲或腌咸菜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吃白薯長大的。所以,把白薯定為支撐農(nóng)民生活的第一功臣,我舉雙手贊成。
這白薯中,凝結(jié)著父母親的勞苦,也寄托著他們對我的美好希望。(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且不說父母親在白薯栽種、管理、收獲中付出的辛勞,單就說父親每月為我在學(xué)校搭伙,挑送白薯所受之苦,也實在讓我心疼。我們學(xué)校離家三十里地,中間要穿越連綿七八里的沙崗。父親年輕時為地主扛活留下貧血病的病根,每月卻要挑百十斤白薯在這條路上往返兩次。想起他在坎坷的沙路上艱難前行的腳步和大汗淋漓的身影,我都忍不住淚水涔涔。我對父親說:“你太苦了,這個學(xué)我不上了,回家和你一塊種地去?!备赣H卻笑著說:“這算什么苦!過去給地主家扛活,風(fēng)里來雨里去,那才叫苦?,F(xiàn)在咱種的是自己的地,供的是自家的孩子,學(xué)到手的是咱自家的本事,這叫苦中有甜?!备赣H嘿嘿地笑了,此刻我體會到這笑聲中寄托著父親對兒子多么深重的期冀??!
父母親的心思我理解,他們在成為土地的主人之后,就一心想著讓自己的兒子活得有尊嚴(yán)。我每次回家,母親都對我念叨著:“孩子啊,好好讀書,給爹娘爭爭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边@一年的暑假,我背著行李剛進(jìn)家門,母親給我端上白薯湯和窩窩頭,對我說:“快吃吧,一會兒我?guī)闳タ磦€東西?!?/p>
太陽快要落山了,母親領(lǐng)著我來到西坑兒我家那一畝多白薯地。白薯秧已有三四尺長,已經(jīng)翻過了一次秧兒。我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蹦赣H說:“我要你看的不是這個。你好好看看,今年的白薯秧兒,和往年有啥不一樣?”我看了半天,啥也沒有看出來。母親指著一棵極為茂盛的白薯秧兒:“你看這是啥?”啊,一朵白里透紅的喇叭花,花的裙邊呈乳白色,花心處則是粉紅色,非常好看。母親又指著另一棵說:“這兒還有?!蔽艺f:“長這么大了,還沒有見過白薯開花呢!”母親說:“常言說鐵樹開花好見,白薯開花難尋。不要說你了,就是現(xiàn)下五六十歲的人又有幾個見過呢!”
我看著母親興奮的笑臉說:“這里有啥講究嗎?”母親說:“講究大啦!人老幾輩都盼著自家地里白薯開花,‘白薯開花,時運(yùn)大發(fā)!’咱家該有喜事啦?!蔽艺f:“能有啥喜事啊?”母親說:“我想來想去,這喜事一定應(yīng)在你的身上。說不定你能升上高中,上個大學(xué),咱家要出個人才呢!”聽了母親的話,我立時感到一種壓力,暗暗地說:母親啊,你是在給兒子壓擔(dān)子??!單靠一朵白薯花,就能出一個人才嗎?此刻我想,我該怎么回答母親。我想了一會兒,對母親說:“媽媽,我會努力的?!蹦赣H笑著點了點頭:“你會的!我的兒子我知道?!?/p>
從此,我更加奮發(fā)努力學(xué)習(xí),從初中到高中,直到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大學(xué)。其間,父母親只是一心一意供我上學(xué),從不過問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他們了解自己的兒子,知道兒子一定不會荒廢學(xué)業(yè),一定會給他們爭氣的。回想這一段經(jīng)歷,我常常記起一句老俗語:“知子者,父母也!”也記起生物課老師那個關(guān)于白薯的評語:“第一功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