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你被世界改變了嗎?
?
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
孤另另/文
如果把世界分成兩類人,有一類人可以歸類為,被世界改變的人,還有另一個類人,可以可以歸類為,不被世界改變的人。曾經(jīng)有那么一句話說:“如果做不到改變世界,那就做到不被世界改變?!边@句話解釋了一個現(xiàn)象——世界是渾濁不堪的。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成年人已經(jīng)看透了世界真實的樣子。我們的三觀和思想也在隨著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很多人活成了同一個樣子,同一種生活方式,同一種眼光和格局。僅有少部分人,能不被世界改變,保留自己的初心,并持續(xù)的走在自己夢想道路上。
我不明白的是,十三億中國人,為什么人人都活成了一種人。家人對孩子的教育,不是長大后找份好工作,就是嫁個好人家。成年的朋友聊天,不是車子、房子,就是票子。成年的已婚女聊天,不是背后說人閑話,就是育兒經(jīng),孩子長大后,就聊成績,孩子畢業(yè)后,就聊孩子的工作。等自己老了之后,開始聊孫子。如果你不相信,你甚至可以到小區(qū)里、地鐵上、公交上、飯桌上去聽聽、去看看。背后的原因,難道是大家所說的沒有時間嗎?是大家所說的每個人都忙于生計嗎?不是的,是大家都被改變了,變成了通往同一個目標的人,就像一群尸體,被社會驅(qū)逐著到同一個地方。(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活著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又在哪里?內(nèi)心快樂的源泉又在哪里?誰去思考了這些,誰又在回答這些問題。沒有人。經(jīng)濟發(fā)達,人均消費提高,最大的受益者是誰?不是底層的人們啊,有人想過?我們從不對自己人生感到質(zhì)疑,也從不對自己的思想感到質(zhì)疑,我們篤定我們自己看見的,我們篤定我們自己想要的,比如物質(zhì)、榮譽、女色。我們反思過是誰將我們洗染成這樣的思想嗎?我們滿足了自己的人性的各種欲望,但我們的生命真的富足了嗎?我們一次次被欲望的快感陷入一次次的悲痛之中。如果一輩子所有的奮斗,只為每次幾秒鐘的物質(zhì)、榮譽、性欲的高潮,我們的生命豈不是成為它們的替代品?當你老了,回顧你一生的時候,你會為成為不一樣的人而感到驕傲,還是因戴了一塊勞力士的手表而沾沾自喜?
我相信很多人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工作的方向是為解決生存的需要。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這輩子究竟要通往哪里。死亡是每個人最后的終點,但過程卻是可以活出每個人不同的精彩。在這么多人被世界改變的同時,我感到十分惋惜和嘆息。我說這句話,并不是因為我憂國憂民,而是切身的體會到,我們還有很大的作為,我們不僅僅局限于成為世界經(jīng)濟大國,我們還應該是全世界在經(jīng)濟、科技、航天、藝術、文學、文明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占據(jù)最多的國家。
我在大學之前,因為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所以,我認為當時的我,思想一片混沌,也不知道自己長大后想要做什么,更以為讀書就是只為了擁有一份好工作而已,更以為人生,就是工作、生活、死亡,如此而已。從現(xiàn)在來看,我認為當時的自己是一個被世界改變的人。畢業(yè)工作幾年之后,我慢慢開始了解自己、探索這個世界以及大眾的生活方式,并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和人生方向。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做到不被世界改變,并做一個自己想成為的人。誠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得不到大眾的不認可,因為你知道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也會聽到不同的聲音,有抨擊的、有嘲諷的、有世俗的,但這都不重要。我們所要做的不就是不被世界改變嗎?例如,我不喜歡社交,我只在迫于生存的壓力下,才進行社交。例如,我不玩游戲、我不喜歡聚眾喝酒、我不喜歡為了考試而考試等等。我不是抵制社會的要求,而是你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厭惡,你沒有必要為了融入大眾的生活方式,也沒有必要活成別人認為的樣子。我只做了回自己。
不被世界改變的同時,必須要兼顧到你的生存需要,而不是一意孤行的做你想做的事。在我們還沒完全能不會為生存操心的時候,平衡不被改變與改變的內(nèi)心,卻是至關重要。改變的是謀求你的生存方式,不變的是活出你自己的樣子、你的初心、你的夢想。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