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武俠小說】浪子江湖笑狂沙,第六十一章節(jié),一清細講三清道,東南道教分七宗。

【長篇武俠小說】浪子江湖笑狂沙
笫二部,京師疑云
(本故事純屬虛構)
第六十一章節(jié):一清細講三清道,東南道教分七宗。
話復前言,書歸正傳。話說一清上人說道這里看了看大家,而后“啊剃?!币宦暣蛄艘粋€噴嚏。薩忠臣忙沖著一清上人說道:“一清師兄,剛才睡覺時涼著了吧?要不弄碗姜湯吧?”。一清上人哈哈一樂說道:“無妨、無妨、我接講上清派始大盛于天下是當今。畫符的步驟是:焚香請神、念敕水咒、念敕紙咒、念敕墨咒、念敕筆咒,然后持筆書符,一邊持咒,后下符膽,書畢,念敕印咒,蓋下符印,再催念敕符咒,最后擲 "筮"求準,若準(圣筮)則此符有靈可使用。在整套修練的過程中,除了畫符、念咒,還得存思(觀想)、打手訣(手印)、頓腳(於念咒畢都得頓腳,左右腳各有分別)、敕法水、焚化符箓或整張吞服,顯出其不同的色彩。亮一個個"微夢想",共同追逐炎黃子孫的"夢"。 如"學業(yè)、事業(yè)"符,從上端頂部看,類似于一個"八"字,這是畫符的開筆,是敕令的意思,因為這是天神的旨意,上部中間寫有"魁星點斗",魁的意思: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 圖中人形暗含"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一只腳踩"螯"字,一只腳踢"斗"字,所以全稱" 魁星點斗"這道符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
過去幾乎每個城鎮(zhèn)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 "合家歡樂"符,先來說下這兩位,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您看,圖案上一男一女滿面笑容,多么幸福,這是祈求婚姻美滿,家庭和睦的。 "求子符",上部頂端都是畫符的開筆,上端中間寫有"觀音送子",下端是畫著民間婦孺皆知的慈航道人,底端是個類似于花籃的圖案,"籃子籃子"和"男子"也是諧音,以祈求早生貴子。 "平安符"符箓上端兩側(cè)分別寫有"鎮(zhèn)宅辟邪,護身平安"符箓下端畫的是鐘馗,鐘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賜福鎮(zhèn)宅圣君,生得豹頭環(huán)眼,鐵面虬鬢,相貌奇丑;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jīng)綸的風流人物,平素為人剛直,不懼邪惡。鐘馗就成了捉鬼名將。到了唐代,鐘馗成了門神。所以這道符是人們喬遷新居或是在本命年求護身的。 "招財符"中間有漢字"雷公明":是武財神 趙公明,左右兩側(cè)分別寫有"神霄玉賜"、龍虎玄壇",符箓下方畫著一只趙公明的坐騎,一只老虎,這道符預示著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祈壽符",上部頂端都相同,左右兩側(cè)分別寫有"四時無災,八節(jié)有慶",中間寫有"星壽吉輝"下端畫著一個老壽星,眉毛胡須栩栩如生,而且在老壽星的圖案中暗合"祿"和"壽"字,"符"和"福"是諧音,寓意老人-----"福祿壽其全"。這一般是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驅(qū)鬼,降妖鎮(zhèn)魔,治病除災。上清派的重要經(jīng)典《黃庭經(jīng)》分內(nèi)、外兩篇,全名《太上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和《太上黃庭外景玉經(jīng)》。《黃庭經(jīng)》是茅山派的重要經(jīng)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jīng)。《黃庭經(jīng)》是前代修煉養(yǎng)生經(jīng)驗的總結,又為后世的內(nèi)修提供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被稱為"壽世長生之妙典"?!饵S庭經(jīng)》的經(jīng)文都是七言韻文,主張"扶養(yǎng)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追求恬淡無為的修煉方式而達到長壽的目的,修煉關鍵是男藏精,女藏胎,認為人以精為本,以氣為根,使人"完堅"不喪,滋補元氣,則老而可壯。它的修煉方法就是調(diào)息和存神,其調(diào)息法,就是"太和陰陽氣"能上清派的《黃庭經(jīng)》通過運行,上達黃,庭至丹田,再返歸黃,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經(jīng)和醫(yī)經(jīng)的五臟有神的說法,存思諸神,就可以通靈達神,洞觀自然,養(yǎng)神煉氣,乘云飛仙。(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黃庭經(jīng)》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經(jīng)典屬于洞玄部?,F(xiàn)傳《黃庭經(jīng)》有《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黃庭外景玉經(jīng)》、《黃庭中景玉經(jīng)》三種,因中經(jīng)出現(xiàn)較晚,可以暫置不論,關于內(nèi)外經(jīng)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相互關系,向來有多種說法。今人王明先生在《黃帝經(jīng)考》中曾作詳細考證,認為魏晉之際民間已有私藏七言韻語體《黃庭》草本。大約在晉武帝太康九年,女道士魏華存得到這個《黃庭》草本并加以注述;或有道士口授,華存筆錄而寫成定本《黃帝內(nèi)景經(jīng)》。晉成帝咸和九年,魏華存去世,《黃庭外景經(jīng)》約在這前后問世,它是在《內(nèi)經(jīng)》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作者不祥。這是主張《內(nèi)經(jīng)》在《外經(jīng)》之前出現(xiàn)。歷史上也有人認為《內(nèi)經(jīng)》在《外經(jīng)》之后出現(xiàn)的,如歐陽修等。
上清派是在晉朝時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上清經(jīng)》(《上清大洞真經(jīng)》)、《黃庭經(jīng)》為主要經(jīng)典,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以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為最高神。在上清派發(fā)展史上,發(fā)展和傳播上清經(jīng)系的主要是楊羲,許謐和許翙等。上清派強調(diào)人體內(nèi)精氣神的修煉,重登齋入靖、存思諸神形象,不重煉外丹。該派開創(chuàng)人物認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出現(xiàn),反映了民間道教轉(zhuǎn)向士族(士大夫)道教發(fā)展的變化。
東晉興安二年道士楊羲聲稱南岳魏夫人魏華存?zhèn)魇诮o他上清眾經(jīng)31卷。到東晉末年,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開始廣泛流傳。至陶弘景時,茅山成為上清派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以后的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茅山紫陽觀元靜先生碑》稱贊茅山宗為道門華陽,亦儒門洙泗。
該教派始創(chuàng)于東晉中朝。興寧二年,道教徒楊羲聲稱魏夫人(指故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與眾仙真下降,授與上清眾經(jīng)31卷及諸真?zhèn)饔?、修行雜事等。用隸書寫出,傳與句容(今屬江蘇)許謐、許翙父子抄錄修行。東晉末年又經(jīng)道教徒王靈期改寫增廣,遂廣泛流行于世,從而形成一個新道派。后陶弘景搜集楊、許手跡,編為《真誥》并纂集上清法術,撰《登上清派創(chuàng)始人真隱訣》,上清經(jīng)法更臻完備。該派稱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天師道的"太清"境界更高,乃自稱上清家;因以茅山為圣地,故后世又稱茅山宗。
尊奉上清經(jīng)系的道派。上清派創(chuàng)始人是東晉天師道士楊羲、許謐、許遜。晉哀帝興寧二年,楊羲扶乩降筆,稱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經(jīng)》31卷,命楊羲用隸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謐及其子許遜,二許又傳寫上清經(jīng),并修行上清經(jīng)法得道。東晉末,王靈期至許黃民(許遜之子)處求上清經(jīng)后,又增刪潤色,造作上清經(jīng)法至五十余篇。江東道士慕上清經(jīng)法豐博,爭相傳抄,故在江東地區(qū)形成傳授修習上清經(jīng)法的上清派。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岳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jīng)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齊梁時居茅山傳上清經(jīng)法,開創(chuàng)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派所承襲。上清派的《黃庭經(jīng)》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為最高神靈。上清派最具特點的修煉方法是存思。認為通過存思,天地之神可以進入人體,人體之神與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長生不老,飛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氣、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對道教齋醮儀式影響甚大。陸修靜《三洞經(jīng)書目錄》著錄上清經(jīng)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經(jīng)典是《上清大洞真經(jīng)》和《黃庭經(jīng)》。上清派宗師出身江東士族,其造作和傳播的上清經(jīng),使道教理論更趨成熟。上清派是東晉南北朝江東地區(qū)最有影響的道派。
一清上人津津有味地說到這里慢慢地停頓下來。這時,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諸位、諸位、怎么睡睡覺,都跑到外邊來了?”?!笆前?!讓小道好找啊!”。
大家先后扭頭觀望,只見大老遠一大一小、一老一少,先后往“臨風”八角涼亭走了過來。
要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4434/
【長篇武俠小說】浪子江湖笑狂沙,第六十一章節(jié),一清細講三清道,東南道教分七宗。的評論 (共 9 條)
- 浪子狐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佳作,推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