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與“蝶戀花”
“漁家傲”與“蝶戀花”
詞是由詩發(fā)展而來,詞的本質是詩,詞和詩是緊密聯(lián)系的。本文將說明“漁家傲”、“蝶戀花”是怎樣從詩變化而來。先看一首詩:
仄韻七言 祭掃烈士墓
小樹悠然諸草醒,春光難解孤魂冷。幾束鮮花輝煦景,紅旗染血豐碑挺。
老柳彎腰留瘦影,檀香沁墓風聲哽。捧起丹心求本領,追云直上青山頂。
上面是一首仄韻七言詩,現(xiàn)在只需將其前后四句分成上下兩闋,并在上下闋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間插入一個三字短句就成了“漁家傲”:(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漁家傲 祭掃烈士墓
小樹悠然諸草醒,春光難解孤魂冷。幾束鮮花輝煦景,花圈靜,紅旗染血豐碑挺。
老柳彎腰留瘦影,檀香沁墓風聲哽。捧起丹心求本領,衣衫整,追云直上青山頂。
三字短句作為前句的“和聲”是在聲律上強化前句的尾聲以增添意態(tài),而在文法上是連貫地引出后句,于是又可作后句的前和聲,即也可用“平平仄”。這個插入短句關鍵要處理好的問題是:這前后兩句原本就是關聯(lián)的,插入三字短句是要特別為制造聲調而為的,不僅是在詩意上先得為前后句搭橋,而且在聲律和腔調上也要為前后句的語調添味。
如果將仄韻七言詩的前后四句分成上下兩闋,并將上下闋的第二句句首添兩個仄聲字,使普通的七言詩句變成九字延展句型,并核定句讀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成了“蝶戀花”:
蝶戀花 祭掃烈士墓
小樹悠然諸草醒,明媚春光,難解孤魂冷。幾束鮮花輝煦景,紅旗染血豐碑挺。
老柳彎腰留瘦影,幾柱檀香,人哭風聲哽。捧起丹心求本領,追云直上青山頂。
《蝶戀花》詞式的聲律核心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即《蝶戀花》的主調就是在上下闋第二句這個迭聲的九字延展句型處,用頓號或逗號表明句讀,其中必要換氣和升調。原理在于要用促調強化主旋律“仄平平仄”,全詩全韻也是為促聲計。
從以上分析看出,《漁家傲》與《蝶戀花》實際上都是由同一體七言仄韻詩用最簡單的方法改造而來的。宋詞中許多詞牌詞調都是由詩式直接改造而來,都可以作為詩詞相通以及宋詞是對唐詩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見證。由此可知,詩和詞是相通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73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