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紫千紅才是春——讀詩的困惑
萬紫千紅才是春
——讀詩的困惑
從小學起,我們就開始接觸詩歌?,F(xiàn)在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在背古詩,真是“才能勝衣,甫就小學,必甘心而馳騖焉”??梢姡?,深入尋常百姓之家,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靈魄。
詩為什么這樣受重視呢?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很重視詩的國度,從遠的講春秋之時,就有了《詩三百》,一直到近代,都沒有中斷過詩的香火。歷史中,那怕是戰(zhàn)亂紛爭、動蕩不安的時代,詩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存,更不用說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穩(wěn)定的盛世,成就了詩歌燦爛輝煌的歷史。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中斷過詩的傳承和發(fā)展,可以這樣認為,中國歷史的更迭演變,就是一個詩的發(fā)展史。
由于網絡的迅猛發(fā)展,詩于當下更是出現(xiàn)了空前的“繁榮”。現(xiàn)在的詩作者很多,詩也是異彩紛呈。最為流行而又火爆的,就是“后現(xiàn)代朦朧詩”。作者動輒一組長長的組詩,或者就是一首詩,也是好幾百字。詩句更是晦澀難懂,迷茫不清,讀之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云。多讀幾首,就頭痛眼花,閱讀過后也不能記住什么好句子,或者好意境,留下的只是一頭霧水。
更有甚者,詩墜入了魔道,荒唐污穢之句,充斥其中。讀之,不但毫無美感,甚至惡心。這樣的詩作者,簡直就是對詩的褻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而這樣的詩作,卻被一些人熱捧,通俗易懂的好詩,卻成了膚淺的代名詞,真是令我輩茫然。此,未之解也。
遙想古人作詩,何嘗不是嘔心瀝血,尋求精彩地呈現(xiàn)出自己的學養(yǎng)、情懷和感悟?!岸淙甑?,一吟雙淚流”, “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shù)莖須”,不正是作者孜孜以求的真實寫照。
詩貴真情,不限詞藻之華美。有句云:“喚船船不應,水應兩三聲”,人稱天簌。更有某人,不甚識字,而強學詞曲,《哭母》一詞,“叫一聲,哭一聲,兒的聲音娘慣聽,如何娘不應?”詞雖俚俗,聞者動容。
“思君如流水”,“明月照積雪”,“清泉石上流”等清新流暢之詩,讀來朗朗上口,幾近白描,而詩意雋永。又如“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童稚之趣,不言而喻。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和《長恨歌》亦為各有獨創(chuàng)性的名作。早在作者生前,已經是“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傳誦國內外,顯示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至于李杜,于詩人輩出的唐代,更是其中的翹楚,名篇佳作,不可勝數(shù)。早已充溢于歷史的長河,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后學。
現(xiàn)代詩中,郭沫若的《立在地球邊放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斷章》,“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林徵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梁宗岱的《晚禱》,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等你,在雨中》等等,不一而足。具有形式簡潔而內涵豐富之美。語言洗練,少作修飾,卻有著震撼人心的美感。只要略知詩中三味之人,何嘗不會吟誦幾句。這些佳作名篇,被人們傳誦,不知激勵了多少人。
再來想想現(xiàn)今的詩,又有幾篇讓人們記住了,并傳誦著呢?我們的詩人們是否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鄉(xiāng)愁》舒婷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此詩作者雖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又何曾有半點晦澀之感。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此詩的語言風格,就是大白話,哪來半點文采,通俗易懂可謂發(fā)揮到了極至。我看小學生也能讀懂。但如若現(xiàn)在發(fā)來網絡,能否被人看好,可能還成疑問。
汪國真的詩
“不是苦惱太多
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們還不懂得生活
憂愁時,就寫一首詩
快樂時,就唱一支歌
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么
生命總是美麗的”
(《生命總是美麗的》汪國真)
汪國真此詩,如果是現(xiàn)在發(fā)到網絡,不知編輯是否能審核通過,說不定還會退稿。理由也許是,詞白意淺,沒有內涵。
詩,寫出來總要有人看,才能稱為好詩。如果僅僅是自娛自樂,耗費的精力,投入的情感,僅是被朋友們吹捧一番,好象得不償失。已觀謂為警策,眾睹終淪平鈍,可能有些夜郎自大。正如有朋友笑稱,現(xiàn)在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多,都是圈子內的人在相互吹捧,這難道不是詩的悲哀,不是詩的末路?
一枝獨秀難為景,萬紫千紅才是春。過去一些如《阿詩瑪》,《王貴與李香香》等民歌之類的詩,現(xiàn)今早就銷聲匿跡,再難看到民歌的身影。至于國外一些名詩人,如歌德、海涅、波德萊爾、拜倫、萊蒙托夫、裴多菲、雨果、普希金、勃朗寧夫人等,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詩。過去,如果有誰人生失意,人們總會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來安慰和激勵朋友;萊蒙托夫的“帆”和“祖國”又使多少青年熱血沸騰,奔赴前線,保家衛(wèi)國?!白屨Z言的號角奏鳴!哦,西風啊,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單憑此句就讓中國人記住了他這個詩人?,F(xiàn)在卻因顧城和海子的萬丈光茫,而暗然失色??赡?0后,就很少甚或沒有看過這些詩人的詩集,整天陶醉于這些“后現(xiàn)代朦朧詩”,若干年后,只怕連這些詩人們也一起“朦朧”了。
唐代的書法家李邕,以行寫楷,為當時所重,學者無數(shù),蔚為風氣。他當時就有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F(xiàn)在詩壇令人窒息的氣息,如果顧城、海子地下有知,也不會原諒他們自己給世人帶來的惡果。真是“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
我總是想,好詩要如好歌。一首名詩,被世人傳誦,就如一首好歌,世人盡在傳唱?!昂稳绾H丈鷼堃?,一句能令萬古傳”,婦孺皆知,那才是真正的好詩。精彩的意境,精妙的句子,成為引用的經典,這首詩才是真正的修成正果了。
多才的詩人們,希望你們放眼歷史,展望未來。多讀一切優(yōu)秀的詩作,品味生活的滋味,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得江山之助,橫槊以歌,用飽滿的激情,謳歌生活;陳詩展胸臆,長歌騁壯懷,書寫你們詩意的精彩。
曉月當簾掛玉弓,勤奮的詩人們,別栽偽體親風雅,聽唱新翻楊柳枝,用多樣的形式,去譜寫你生命的頌歌。讓詩壇里百花齊放,迎來一個萬紫千紅詩歌的春天。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743249/
萬紫千紅才是春——讀詩的困惑的評論 (共 39 條)
- 劍客 推薦閱讀并說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