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房子——是家更是寄托!自言自語26
關(guān)于房子——是家更是寄托
房子問題,恐怕是中國漫長歷史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幾乎和生兒育女問題緊密相連,屬于同一個重要層級上的家國大事。
因為中國人信奉有房才有家,有房就是家,房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似乎房子里的主人退居次要地位了。這和西方“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理念。但其實家的功能并未改變,只是中國人的家國理念更溫情一些,也并更重要一些。
但到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房子問題仿佛突然之間就上升為國家的最棘手問題,掀起了驚濤駭浪般的狂瀾。而這時候說的房子和前輩的說的房子有了明顯的變化,也就是這時候的房子基本都是指的樓房,也就是“上樓了”,而前輩指的房子還大都是平房呢,甚至是四合院。
更大的變化來自于由房子的變化到房價的起伏到房市的形成,越來越把房市這個概念推向風(fēng)口浪尖上了,房子也便“由住變炒”成為時代大劇了。
都說中國人聰明,從來也沒有搞過商品經(jīng)濟,但卻在房子這個特殊商品上呼風(fēng)喚雨,撒豆成兵,那可叫一個風(fēng)起云涌,囂張澎湃,連老外都“自愧不如”。(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當然,對于中國樓市的走向,不少人包括不少官員還是不以為然的,不是流傳有這樣一個段子嗎:中國房地產(chǎn)就像無肩帶胸罩,一半人在疑惑,是什么支撐了它?另一半人則在盼著它掉下去,以抓住機會。但似乎永不可能掉下來。就算快掉下來了,提一提還是又上去了。
而這個段子還來自于叱咤房市的“大咖,專家,名人”的“名言”:為啥都說房價貴?胸罩比房子貴多了,相當于房價的300倍,你們怎么不罵?這個比喻實在是太生動太曖昧了,但也過于牽強了,有“旁大款”的嫌疑。
但大咖的“胸罩比房子貴多了”,此言一出,公眾愕然,立刻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很多網(wǎng)友認為這“不僅輕浮,更是失當”。用這種方式變相地催生房價,那還不是脫韁的野馬,想攔都攔不住了呀!事實也果然如此。
至于大咖此話中的更深層還有幾個意識,那恐怕智商不夠的平民百姓也搞不清楚了,就只能當個看客或叫觀眾吧,反正眼看著房價翻跟頭樣飛漲,也買不起。
但房子畢竟是中國人民、當然也是人類世界誰都離不開的“吃穿住行”民生最基本的“四大樣”之一,所以也一定會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中國政府更是把民生放在首位怎么能袖手旁觀,放任不管呢。
房子問題終于進入多年來的“兩會報告”里,而且?guī)缀跄昴瓿蔀椤盁狳c”、“焦點”上“頭條”。更重要的是成為黨中央最高層的關(guān)注“重點”,并且明確提出來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至理箴言。
老百姓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像風(fēng)一樣的踐行漸近。而具中國權(quán)威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當今中國的房子并不少,或者說并不缺少房子,而是分配不均,因為現(xiàn)在不是計劃經(jīng)濟了,不實行分配了,是貨幣化購買或者什么方式,總之不分配了。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當今中國房子的空置率是世界上幾乎最高的,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很多很多的房子蓋好了,早就蓋好了,卻是沒人住,而這些房子“壓根兒”買來也不是給人住的。買房子的人根本不缺房子住,這些房子就是用來炒的,炒的目的當然也很明確就是升值,就是過去常說的買來賣去賺大錢,老百姓曾經(jīng)管這叫做“投機倒把”。但在市場經(jīng)濟下,大點說這叫商品貿(mào)易,小點說這叫這叫貨幣交換,是典型的商品經(jīng)濟形式,也是地方政府和國家GDP的重要來源,受法律保護,老百姓蒙了!
在如此風(fēng)起云涌的大潮里,當然有很多的“弄潮兒”了,前些年名震遐邇的廣州番禹的“房叔”,陜西神木的“房姐”,那可都是在這個大潮里好萊塢級別的主角啊,當時驚得大家伙目瞪口呆。
近日又看到一個哭笑不得但又不能不氣憤填膺的新聞,一個內(nèi)蒙古的貪官污吏,正廳級,平時以清廉示人,私底下卻貪婪成性——在北京、海南及澳大利亞墨爾本等地有35套房產(chǎn),卻謊稱沒房產(chǎn)租房住。
我首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靈,這是真的嗎,這人精神是不是有問題啊?但這又是千真萬確的。而且這樣的典型絕不只是他一個,比他更勝一籌的也并非稀有。
正是這一樁樁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憤怒了老百姓,震驚了黨中央,所以才會讓老百姓看到并不遙遠的夢想既要降臨了,政府一再三令五申,管控絕不松懈,房子“用住不炒”的方針絕不改變。但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畢竟是在市場經(jīng)濟下,路遙慢慢走,事多件件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欲速則不達。
可老百姓說,兒子等著結(jié)婚呢,不急不行啊。
能不能解決好房子問題,是能不能解決好家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好國的問題的重要課題。
房子本該是人們尤其是中國人民最向往最溫馨最熱愛的地方,因為那是家啊。但現(xiàn)在卻讓老百姓談房色變,甚至是傷痛欲絕了,這是誰造成的呢,怪房子嗎,還是怪人呢?人們是如此地折磨房子,還怪房子折磨人嗎,這又是誰之罪呢?當然那些把房子當成搖錢樹發(fā)了大財?shù)娜?,會不會也要受到房子的懲罰呢,歷史都會有公判。
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誰都離不開誰,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相信面包已經(jīng)有了,房子也一定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房子不會說話,主人要說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zawen/vnpg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