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根養(yǎng)根,根深葉茂
父母是孩子的根,祖先是家庭的根。這個“根”是看不見的磁場,是頻率相同的波,是冥冥之中護佑子孫和家人的正能量。小嬰兒睡醒常會啼哭,大人不在身邊的時候也會啼哭,但媽媽一抱起就不哭了。父母和孩子有兩條看不見的根連著,即心根和意根。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這就是心根。孩子和父母雙方都看得見摸得著這就是意根,大人離開孩子的時候,意根斷開了,孩子會恐懼,故而大哭。子女不孝敬父母,心根斷了,子女會倒霉;若父母只給錢不管孝道德行的教育,心根斷了,心根斷了比意根斷了更可怕。父母不愛子女,不管子女,心根意根都斷了。根斷了就不是好事。個人、家庭就會走向衰敗。根連得緊,個人、家庭就會興興向榮。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是孔子思想著作的匯集者,被后人稱為宗圣。影響中國幾千年的《二十四孝》上的每一位孝子,他們都是人生成功的佼佼者。他們哪來那么大的能量幫助自己成功呢?皆因他們是孝子,他們自己那臺“心靈計算機”和父母祖先的終端聯(lián)網(wǎng)了,和宇宙終端聯(lián)網(wǎng)了。
《二十四孝》中有曾子行孝的故事,曾子和父母的根就連得很緊很深。曾子上山砍柴,曾子的朋友遠(yuǎn)道而來拜訪,曾子母親一時不知道怎樣把曾子叫回來。那個時代又沒有手機,曾母就把手指放到嘴里咬了一下。曾子在山上感到一陣心疼,知道母親在家里呼喚自己,隨即下山回家,果然家里有事。曾子母子為什么會有這種感應(yīng)呢?因為他們是至孝的母子,他們那條無形的根是連著的。現(xiàn)代人為什么沒有或少有這種感應(yīng)呢?因為現(xiàn)代人的孝道少得可憐。
個人的能量相當(dāng)于自己一生所學(xué)的知識,父母祖先的能量相當(dāng)于互聯(lián)網(wǎng)。一個人一生學(xué)到的知識怎能和百度比呢?怎能和谷歌比呢?我們倡導(dǎo)連根養(yǎng)根,就是要讓大家連上祖先這個“百度”網(wǎng),連上祖先這個“谷歌”網(wǎng),那里有著無窮無盡的能量和智慧。
現(xiàn)代也有“聯(lián)網(wǎng)”事實存在的實例。俗話說:娘掛兒路來長,兒掛娘扁擔(dān)長。母親對兒女的牽掛是最真誠的,若小孩子在家里出什么事了,在外面工作的母親肯定會感到心慌或心亂。因為母親的“網(wǎng)”和孩子是互聯(lián)相通的,但孩子那個“網(wǎng)端”不一定和母親相通。若兩個人的網(wǎng)都是相通的那才叫“互聯(lián)”,如曾子和他母親的“網(wǎng)”就是互通的。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誰離不開五倫,即: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故古人說,人無倫外之人。在古代,每一個家庭乃至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道、家風(fēng)的承傳。子孫有了承傳,就和祖先連上了根。一個家庭就好比一顆樹,祖先長輩是樹根,成年人是樹干枝葉,孩子是花果。施肥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在根上,大樹才會枝繁葉茂。如果把肥水往花果上澆,那肯定會把花果溺死。(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一個家庭(或家族),有條件時要布置一個家堂,把祖先和已故長輩的牌位立在上面,春秋祭祀,逢年過節(jié)祭祀,常以一顆恭敬的心,感恩的心,帶領(lǐng)一家人祭拜祖先,做給年輕人和孩子們看,在冥冥之中把孩子的根和祖先的根連上,讓歷代祖先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輸入孩子的福田中。年輕人則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祭祀祖先,自己的這條跟才能和祖先的根緊密相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zawen/vzuc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