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凄美的古韻
細雨敲窗,宛轉柔腸。只因有了你,便有了我一世的凄美,才有了這婉約的感動。
這一庭的寧靜,伴著古箏悠悠,弦聲裊裊,讓我想起了與古箏的情緣:
高考結束后有兩個月的休假期,正巧區(qū)文化館古箏培訓班招生,我閑著沒事便報了名。記得老師是一個瘦小瘦小的老頭,穿著很樸素,站在人群中真是不起眼,他一句話也沒說,彈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流水的箏韻,如夢如幻,輕煙飄渺,淡雅空靈;接著又彈了《漁舟唱晚》:蕩槳、搖櫓和浪花飛濺的韻致,仿佛讓我欣賞一幅夕陽西下、漁人載歌而歸的詩情畫卷。我被深深地震撼住了,從那時起,我便愛上了古箏......
喜歡古箏的構造:一尾雕花的紫檀,將清瘦的詩句紋進了箏身?!板\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喜歡古箏的音色:青銅般清越脫俗,嬌柔而不含混。
喜歡古箏的韻律:有花飛花落、猿嘀鳥鳴,有西風古道、細雨孤騎;時而行云流水,時而悲凄動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短短兩個月的培訓,我只掌握了彈奏古箏的幾個基本技巧,正是: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推揉自悠然。
雖然我不能完美的彈出秦時明月映照的風光,也沒法表達漢時流光揉碎的煙塵,但我確確實實地愛上了它,每每閑暇時靜心彈奏,一種享受,一種快樂,油然而生——忘卻塵世的煩擾,遠離俗世的紛紛。
自十月懷胎至02年,八年我沒有觸摸過古箏,可古箏的旋律也沒有離開過我,那《高山流水》、《江南絲竹》一直陪伴著兒子長大,聲聲弦音,斜過古韻遺風,淌過康橋詩夢,一層層漾開,一絲絲纏繞,一點點消融。
搬新家以后,我又重新輕撫古箏,每一次舒袖曼舞,都曳出傾城的溫柔。有道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風雨晚來急;梧桐更兼細雨,夢斷不成歸;聲聲慢、聲聲悲、聲聲凄的月滿西樓,一唱空絕了千古。
此生愿做那泛著綢色的古箏:
和著冷月秋霜的吟唱,
伴著輕歌溫柔的竹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57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