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聞的啟示----我對魯迅文章的思考

對于在幼年學(xué)過的散文雜文,我總是記憶猶新的,魯迅的作品尤其記憶深刻。他的文筆的犀利,他的言語的樸實美好,他的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的對恩師、保姆、朋友、以及過去的深深祭奠和哀悼的文字,每一篇都蘊藏深刻的哲理,讓人讀了想再讀。魯迅,這個名字,自從我讀書以來就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腦子里了。我真的很喜愛他的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篇。今天突發(fā)奇想,想要再次聆聽先生的教誨,從他的文字中感受無窮的力量。
說起魯迅先生的作品,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插曲。清晨打開電腦,一條信息竄了出來----某男子盜竊200余起,原來是為了攢錢買一套魯迅全集。看到這里,感覺真真是一個活生生的孔乙己在世了,大有“竊書不能算偷”之嫌哪??戳耍屓烁杏X很滄桑,很無語。可是,不覺又反思,現(xiàn)在喜愛文學(xué)的人到底有多少呢?那些腰纏萬貫的富商巨賈們恐絕不會因為想要去買一套魯迅的什么書籍就像這位仁兄一樣去竊取的吧?他們一定會把這位仁兄視為傻瓜,蠢蛋!因為,他們不用這樣挖空心思來讀一本書,他們自己更愿意做更大的竊取者吧。他們怎么會屑于讀書呢?!讀書對于現(xiàn)今的中國人來說,還不如一臺手機更爽手吧?!
說到這里,不禁想起前幾日在網(wǎng)路上看到的一篇文字,文意大約是這樣的:中國人出門總是埋頭看手機,一部手機不離手,一臺筆記本或者Ipad不離腿,文章還配了鮮明的圖片來做證實。而在國外,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候車室,候機室,人們更習慣去攜帶一本書,在等待的時候打開來讀,并且津津有味兒。我本人是一個機盲。我不太愿意看網(wǎng)路上的八卦或者電影,我更喜歡看那些文字。在看了山楂樹之戀的電影后,更加覺得看電影,看別人曲解我喜愛的文字作品,簡直像是被別人強奸了意念一般的難受。那些文字作品,還是出自我的大腦加工成為作品,并被我本身理解參悟比較好。否則,看著自己喜愛的、經(jīng)過作家千辛萬苦寫出來的文字,被無端折磨曲解,看著真真心疼難過,甚至感覺可恨?,F(xiàn)今的中國人,真的算不得是禮儀之邦的國民。我們把魯迅的精神,把魯迅的振臂一呼,用文字為筆直戳敵人心臟的能力丟棄了。要不,魯迅,這位大家,這樣一位大家怎么會被我們清除出初中課本的隊伍呢?!對此,我總是想不通的。托爾斯泰,不過時么?那為什么我們還要在大學(xué)里分析他的《安娜??心崮取返娜宋镄蜗竽??!魯迅,這樣一位文學(xué)巨匠卻要被孩子們遺忘了。以至于,一個迂腐的青年要用偷的方式來解決自己對他作品的喜愛。可悲呢!我的國民!我絕不是為偷竊者賺眼淚,我只是想要說明一個事實,說明魯迅以及魯迅式的幽默我們還在繼續(xù)著,卻說他過時了。所以,今天,我要給他家介紹一下魯迅以及他的作品,他的那些曾經(jīng)讓我深深喜愛的作品,他的思維的敏銳,洞察事務(wù)的準確,他的嬉笑怒罵的文字風格,他的對人的真與誠,以及那作品中深蘊的文學(xué)思想,我統(tǒng)統(tǒng)的要說與大家來聆聽。
說到魯迅,不能不提他的名著《朝花夕拾》?!冻ㄏκ啊肥囚斞傅囊徊可?a target="_blank">文集。作者在引言里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是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這是他中年所做的十篇散文,所記得大多確是童年、少年的回憶。正仿佛錯過了早晨帶露的花朵,傍晚才來折取,所以稱為《朝花夕拾》。中年人寫少年事,這里面滋味的復(fù)雜是可想而知的了。讓我們來細細品位這部散文集是在什么情形下創(chuàng)作的呢?
我們先來看寫作背景。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的東壁下,是《狗 貓 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yī)院和木匠房,這三篇是《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這里需要解釋一下的是:為什么說是在流離中所作呢?這是因為1926年318慘案之后,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地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了反動政府的迫害,使他不得不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在山本醫(yī)院、德國醫(yī)院等處,在艱苦的流亡生活中,他還寫下了這三篇散文和不少的散文詩。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xué)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jīng)是被學(xué)者們擠出集團之后了。
怎么理解是被學(xué)者們擠出集團之后呢?1926年9月,魯迅在顛沛流離中接受了廈門大學(xué)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夏大只待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fā)現(xiàn)夏大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他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抨擊,受到排擠是肯定的了。因此他自己說:“已經(jīng)是被學(xué)者們擠出集團之后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xué),但他對自己擔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的課很受學(xué)生的歡迎。在繁忙的教學(xué)之余,魯迅又寫下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nóng)》五篇散文,以及其它的很多作品。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chuàng)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gòu)成了《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這部書。讓我們一起先來看幾個文章選段。第一個選段是《狗 貓 鼠》一篇。描寫隱鼠的一段:“到第二日,似乎就復(fù)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給放在飯桌上,便(檢)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游行,看見硯臺便(舔)吃了研著的墨汁,這使我非常驚了?!?/p>
下一個選段是想來大家就更都是很熟悉的了,這也是我中學(xué)時代愿意在先生面前拗著頭,搖頭晃腦讀來讀去總不厭煩的一段,那童趣并被我深深向往的一段吧?!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的一段: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等等。從這細膩的筆觸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小動物的愛憐,對于自然界一切花鳥草蟲的熱愛。這些描寫讓我們感到:童年的魯迅是一個心思細膩,善于觀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兒童。
我們再來看幾個選段,猜一猜這寫的是誰?“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什么事。我的家里有一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guān)系。但到夜里,我熱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得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卻有偉大的神力?!边@是誰呢?不錯!是阿長!對同一個人在同一篇文章里作者為什么讓褒貶如此并存呢?
魯迅對于自己筆下的主人公所傾注的感情往往是復(fù)雜的,像長媽媽就是一例。她愛講是非、 舉止粗俗,還迷信絮叨。魯迅在回憶散文里并不為她諱言,可是她能夠體諒孩子的心思。為孩子買來朝思暮想的書,這份善良就值得一個孩子畢生銘記、感念。魯迅在文章里也不惜筆墨,深情地贊美懷念著她。這種復(fù)雜的感情,還體現(xiàn)在魯迅筆下的眾多人物身上。比如對于孔乙己、 祥林嫂、 閏土等人物,魯迅是既報以深切的同情,又為他們的愚昧麻木而悲哀。即便是他辛辣諷刺的阿Q,我們也不難從中讀出一絲同情的意味。這恰恰體現(xiàn)了魯迅看人 、待人的真情。
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對于國人的弱點洞察最深,可他對于人性的善良卻也體察最細。因此他大多數(shù)時候,是懷著一種近似于悲憫的心情來看待事態(tài)眾生。既無情地揭露人性在社會重壓下扭曲丑陋的一面,也同時報以同情 悲憫的哀嘆。正如他所說,揭出了病痛,引起療救的注意。這大概也就是為什么他的筆鋒既嬉笑怒罵,又憂憤深沉的原因。但不論怎樣,這恰恰體現(xiàn)了魯迅看人 待人的真誠!說真話,揭真相,一直是魯迅的做人準則!在他童年的幼小心靈里又常常對大人的世界存有疑惑。
讓我們來看以下選段,在《二十四孝圖》里有這樣一段:倘使我的父母竟學(xué)了郭巨,那么,該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候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還有這樣一段:我至今一想起,我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個時候叫我來背書?這句話是《五猖會》的結(jié)尾。
在《記》里還有這樣一段:一回是我已經(jīng)十多歲了,和幾個孩子比賽打旋子,看誰旋得多。她就從旁計著數(shù),說道:“好!八十二個了,再旋一個,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著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嬸母也恰恰走進來,她便接著說道:“你看看!不是跌了么!不聽我的話,我叫你不要旋, 不要旋!”
有哪一個孩子,不是在問為什么的過程中長大的呢?魯迅的童年也有著許多藏在心底的迷惑。比如《二十四孝圖》上的故事是真是假?比如父親為何要用晦澀難懂的書,來壓制孩子的天性?比如先生為什么不愿意解釋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比如鄰居的衍太太,為何在大人與在孩子面前是兩副面具?!
魯迅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感覺到了這人世間的種種虛偽,禮教的虛偽,權(quán)威的虛偽,還有人性的虛偽。如果說童年的他只是將疑惑埋在心底,那么在魯迅創(chuàng)作《朝花夕拾》的時候,也就是他拾起兒時的回憶時,我想象他臉上的表情恐怕是一種洞察世事后的微笑。這微笑里包含的應(yīng)該有嘲諷、有苦澀、還有無奈與悲哀,但是他會用自己的筆作為求真的武器,不屈不撓地與一切虛偽斗爭下去。
這就是魯迅!一個我們俗知的斗士,一個清醒的人,一個富有滿腔感情的人,一個深深懂得悲哀不能喚醒國民,醫(yī)藥不得治愈軀體,唯有喚醒思想人才可以真正站立起來的魯迅先生。如今,我們能夠說他過時了么?!我們能夠面對著那些喜愛他的人述評說,那人迂腐陳舊么?當然面對今時今日的中國,我們已經(jīng)進步了很多。但是魯迅的精神,魯迅文字中深蘊的民族精神一直是我們所需要的精神食糧。感謝魯迅,留下那么多有力量的作品!感謝魯迅,給我們留下了中國人的脊梁!那么,看到一個那樣的去偷東西來滿足自己看魯迅作品的青年,我們除了嘲笑,關(guān)押,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療救他精神上的毒瘤,是我們真正該深思的問題呀!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635411/
一則新聞的啟示----我對魯迅文章的思考的評論 (共 20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審核通過并說 請寫下評語欣賞精彩之文 希望空間一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