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土肥
農(nóng)家土肥
梁孟偉
每天吃著日益乏味的菜肴,嚼著讓人忐忑的飯食,就會回味從前飯菜的芬芳,想起哺育出芬芳的肥料,憶及那段難忘的往事!
民以食為天,食以肥為先;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苯夥懦跗诿飨贫ǖ霓r(nóng)業(yè)八字憲法,肥排第二,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糞畜糞,用作肥料,延續(xù)千年,一路芬芳。就是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孕育一片希望、種出滿畈香甜的,還靠這兩大寶貝。(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家鄉(xiāng)水稻,一年兩熟。春夏時的水田,并非插秧了事,更要施足基肥。每逢春夏時節(jié),無論田間陌上,穿梭著挑糞送肥的人們,飄散著畜糞人便的氣息。男社員們像進村掃蕩的“皇軍”,挨家挨戶地搜集著肥料,要么扒開東家豬圈前的豬欄,要么挪開西家糞缸上的“坐馬”,或者用鐵耙把豬欄扒進畚箕里面,或者用糞勺把糞便舀進糞桶當中。然后用扁擔一套,吱咕吱咕地挑出村莊,走向田畈。
舀糞扒肥可不是美差,穿著皮草鞋走進豬圈,在低矮悶熱的豬圈耙肥,泛起的豬屎沒過腳踝,起伏的蚊子響聲若雷;在陰暗潮濕的廁所舀糞,陣陣臭味隨著糞勺泛起,蠕動的屙蟲成千上萬。但我們從來不會掩一下鼻,說一聲臟,如有一絲厭惡的表情,就會遭到長輩的呵斥。因為大家都有一種認同,肥料等于糧食,兩者一樣神圣。
肥料挑進水田,人糞就一勺勺地潑在水田中間,豬欄則汰洗后踩入泥中。我們雙手接觸著豬欄人糞,心里沒有異樣的感覺;歇工后吃點心早餐,手一洗抓起麥餅就狼吞虎咽。
后來不知是為了村容村貌,還是預防血吸蟲病,大隊端掉了家家戶戶的糞缸,讓各生產(chǎn)隊建一個公廁。有的社員又不是聚隊而居,遠離廁所的就得備個馬桶,難免出現(xiàn)“跑、冒、滴、漏”,加上隊里三天兩頭擔肥,公廁里的化糞池就常常無糞可化,我們只得挑來清水沖洗糞坑,然后連水帶便地舀起,挑進田里潑進稻田。廁所集中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各家自留地幾乎無肥可施,迫使個別社員深夜偷糞。
怎么辦?自留地可是全家的“菜園”。那時爸爸在公社農(nóng)機廠上班,他從鄰居那兒借來兩只糞桶,放在廠旁僻靜處。然后懇求男同事們,肥水莫流外人田,請大家多方便。這樣隔三差五地積滿一擔,爸就利用中午工休時間,挑著兩桶純尿,走上五六里路程,一直挑到自家的自留地里。我則擔起家里的空糞桶,舀上半擔清水,趕到地里與爸會合。爸爸雖然渾身濕透,但掩飾不住滿臉的歡喜,他把純尿與清水兌開攪勻,然后一勺勺地澆在菜下泥中。有時一邊澆著,一邊念叨,“純尿呀,多有力;澆了菜,長得壯?!焙孟袼魜淼牟皇悄?,而是寶。我家種出的蔬菜,的確油綠肥大,與周圍蔬菜一比,真是鶴立雞群。
不管父親,還是長輩,對肥料都有一種天生的摯愛。一次在山地鋤草,我急著小便但周圍人多,就避到一邊的草叢中撒尿。一向?qū)ξ液蜌獾膶毭翊蟛畢柭曍焼枺澳呐纶s五里路,也要把尿送到地里,你怎么好隨便浪費?”說得我滿臉羞愧。更嚴重的一次是挑糞上山,一個趔趄,跌得個桶破尿流,全身糞臭,被隊長扣了兩天工分,還被臭罵了一頓。
因為肥料的金貴,鄉(xiāng)親就想方設(shè)法地積攢。在大街小巷,常常看見一些老人,用一把镢頭拾取著狗屎豬糞,這是小時常見的風景。在田間山上,社員割著茅草或削著田埂,曬干后就把草煝成灰堆,所以當時總是“狼煙四起”。大隊通知清理村前的幾口池塘,各隊社員早就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住,為的是搶擔那些肥得流油的淤泥。鄰近一些交通方便的大隊,常派社員上縣城或集鎮(zhèn)購買大糞,而我村與馬路隔著一座木橋,糞便的裝卸實在不便,只得望著經(jīng)過的糞車空自嗟嘆。
不是所有莊稼都能享受肥料“大餐”。水稻無疑是“天之驕子”,不但受到清水的滋潤,還能享受肥料的“盛宴”。接著是麥子和棉花,掘地時就已埋進牛欄或豬糞,長苗時還得施幾次追肥。至于山上的番薯、玉米、黃豆等等,就沒有此般待遇,下種時最多撒上一撮草灰。
那時種出的糧食或蔬菜,從未聽到毒不毒的。那股鮮香,與生俱來;那種安全,自然而然。烏油菜泛著油綠的光澤,大白菜長成便便的大亨;白蘿卜脆得像個香梨,紅番薯甜成一窩蜂蜜。挑西瓜彈得重了,就會“啪”地爆開,裂面上一層白白的糖霜;撥甘蔗不能太用力,否則會斷成幾截,因為實在太脆太甜。至于那些晶瑩的米飯,人未到家芳香就撲鼻而來;那些黃白的面食,咽進肚里齒頰還留著香味。在那個貧瘠的年代,我們享受著純真的糧食,和放心的食品。
進入七十年代中后期,本來十分走俏的人糞豬欄,紛紛改用刺鼻的化肥;本來用燈光誘捕的害蟲,代之能噴殺一切的農(nóng)藥。本來松軟的土地,漸漸堅硬板結(jié);本來香甜的糧食,食之日益無味。
后來我離開了莊稼,告別了肥料,走進了城市。生活越來越好,膽子越來越小。每次買來蔬菜,總要浸泡一陣,希望稀釋掉殘留的化肥農(nóng)藥。每次買了魚蟹,心中總有疙瘩,懷疑其中殘留的化學成分。
有一次我來到曹娥江邊,走進一個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經(jīng)過巨管輸送,直接排進海灣,但見鋼管逶迤,恰似烏龍戲水,場面蔚為壯觀。看到一股股奔騰的濁流,卻不見一只飛翔的小鳥,沒有一朵盛開的鮮花。這時我又想起家鄉(xiāng)的肥料,想起肥料的珍貴,甚至肥料的芬芳。
每次回家,鄉(xiāng)親們普遍反映土壤板結(jié)了,莊稼難種了;種出的果不香、瓜不甜、菜無味了。到底是什么在作祟?還不是過度使用了農(nóng)藥化肥!
農(nóng)藥的危害人人皆知,化肥的危害卻少有人識。我們現(xiàn)在已很難找出哪一種食物不是靠化肥生產(chǎn)出來的,就連養(yǎng)的魚蝦,泡的豆芽都用上了化肥。化肥中的硝酸物質(zhì)會被人體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從責任田承包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年,這種毒素在人體內(nèi)也積累了三十多年,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癥終于成了常見病。
一位專家告訴我:化肥容易造成土壤酸化,酸化后會導致有毒物質(zhì)釋放,使有毒物質(zhì)毒性增強,對生物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土壤酸化還能溶解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造成土壤貧瘠化,影響作物生長。導致土壤板結(jié),肥力下降,地水污染!
原來肥料事關(guān)著華夏的未來,人類的健康!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