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三下鄉(xiāng)心得
7月18號21:43分我們隊伍順利抵達了贛州。到達贛州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紅色故都,客家搖籃”,瞬時就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敬畏。奔波了一天的我們也已經(jīng)疲憊不堪,到了酒店安頓下來之后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養(yǎng)好精神迎接美好的明天。
7月19號早上我們早早的就到達了集合地點,等待我們的不是閑聊也不是低頭刷朋友圈,而是一群人正在絞盡腦汁的背稿,一群人為同一件事情努力的感覺真好。吃過早餐之后我們來到了第一站:古城墻。首先我們拜訪參觀了陳贊賢烈士亭,在亭前我們朗誦了《緬懷先烈詩歌》,剛開始我們的朗誦顯得蒼白無力,在隊伍一次次的彩排之后,我們的隊伍更加有了默契,有了節(jié)奏感,將我們對于烈士的敬畏感更好的表達出來。接下來在書記的帶領(lǐng)下我們繞古城墻走了一圈兒,很幸運也很開心的遇到了上??萍即髮W(xué)的社會實踐團,兩個隊伍之間進行經(jīng)驗交流,和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交流也是心靈之間的對話,也讓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感謝這群遠方的朋友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和上??萍即髮W(xué)實踐團的朋友們說完再見之后,我們來到了古浮橋。古浮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用于防洪。重走古浮橋,一路上也在不停的稱贊古人的智慧。
經(jīng)過一個上午的實踐調(diào)研,我們的隊伍的凝聚力也增強了,隊員之間也更加相互了解,也讓我更加喜歡這支隊伍了,出發(fā)前的擔(dān)憂和恐懼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了,因為有這樣一群隊友。中午短暫的休息之后我們來到了灶(皂)兒巷,看到灶兒巷的第一眼讓我想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的,它和我想象的一樣美麗優(yōu)雅。我們的下一站是贛州市博物館(新館),由于時間緊迫的原因我們重點參觀了贛州的客家文化,贛州“風(fēng)土爽嵦,山川獨特”,客家人以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將贛南的山川盆地、丘陵開墾成良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景象。從博物館中的各種石器可以看出客家人的智慧,可惜的是時間有點兒短,下次再有機會就要去參觀恐龍,彌補這次的遺憾。
一天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心情激動的我依然期待明天的到來。加油吧!映山紅社會實踐隊!
映山紅紅遍江西,十九大大至華夏。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rizhi/vjhz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