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蒲溪品茗珠
上篇
(陳俊東)常言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眾所周知,茶作為國人開門七件事之一,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國飲”,更是人家“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的禮儀習俗。據說茶發(fā)于神農,距今已有4700余年,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中國茶文化糅合儒、釋、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沿著秦巴腹地的陜南茶馬古道,一起去尋訪“絲茶源點?生態(tài)安康”,這里具有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據《華陽國志?巴志》載,安康乃是中國最早出產貢茶和人工種茶之地,迄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在安康考古發(fā)現的隋代瓷水注、唐代青瓷茶水注、宋代黑釉滴茶盞等文物,都佐證了安康茶的久遠歷史?!缎绿茣?地理志》稱金州(今安康)不僅產有名茶,更產有貢茶。安康茶成為唐朝僅次于黃金的朝廷貢品。北魏時沿絲綢之路銷往西域和中亞、西亞。在清代,紫陽毛尖已成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特別是唐代茶圣陸羽曾在《茶經》中記載茶的產地時寫道:“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將安康產茶區(qū)劃歸為全國八大茶區(qū)的山南茶區(qū)范圍。安康茶以“香高、味濃、耐沖泡、無污染、富硒保健”等優(yōu)良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安康已成為我國主要優(yōu)質茶產區(qū),不僅生產有知名以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著稱的陜青茶,近年來還不斷引進新工藝,生產出優(yōu)質的養(yǎng)生富硒紅茶、白茶等。
戊戌年端午節(jié)前夕,時逢周末,煙雨霏霏,應龔傳明先生之邀,與秦巴君相約前往城北月河川道的漢陰蒲溪鎮(zhèn)東升村,探訪“漢水春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有機茶生產基地,考察園區(qū)文旅結合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之事。俗話說,找人不如遇人。在鳳凰山下蒲溪小鎮(zhèn)中,偶遇專程前來漢陰澗池吃燴面片的安康漢江書畫院院長唐明東先生一家,讓秦巴君驚喜的直呼當日機緣太過巧合。他風趣地說: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叫東升村,剛好相伴的兩位摯友名字里都含有一個“東”字,預示著基地今后發(fā)展前景,定會呈現出旭日東升般朝氣蓬勃景象!
蒲溪鎮(zhèn)因鎮(zhèn)內溪水暢流,水域盛長菖蒲而得名。地形地貌為兩山夾一川,屬川道和淺山丘陵地帶,地形為南北狹長,長約13.5公里,東西寬短,寬約3.5公里,南北二山呈東西走向,南面山屬于鳳凰山系,北面山屬于秦嶺淺山丘陵區(qū)。月河自西向東呈S形緩緩穿境而過,形成肥沃的小平原,乃陜南秦巴山區(qū)少有的米糧倉之地。
忙前跑后陪同的鎮(zhèn)長熱情厚道,由此可見對園區(qū)的發(fā)展非常支持。冒著霏霏細雨,沿著彎彎曲曲的村道前行約半個小時,在半山腰的一叢叢翠綠的有機茶園邊停車駐足。此時此刻,透過陣陣如夢似幻,正在冉冉升騰的薄霧和水汽,但見坡下谷地梯壩,田壑縱橫,矮丘撲地。四周村舍星羅棋布,溪流潺潺,芳草萋萋,山野情趣油然而生。正在擴建整修中的有機茶葉園區(qū)中間,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堰塘多達32口,它們好像32雙正在撲閃著的明亮大眼睛,深情的注視著我們,默默的歡迎著我們。身后鳳凰山腳2.5萬畝郁郁蔥蔥的森林,給山下這片沉默了希望的田野孕育了無數條清泉溪流,灌溉了諸多的良田美池,也哺育了蒲溪鎮(zhèn)2.2萬余兒女。(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中國道家認為,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氣所分;仙境也是“結氣所成”。難怪乎,此時此刻,身居云霧繚繞、仙霞隱伏福地之中的我們,似乎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了。漫步其中,觀洞天奧妙,與天地對話,細細品味,深深感嘆:這是一處完全可以巧妙的把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之精華福地,難怪這兒能出產好茶!
“我們周圍的這些茶樹,老樹大約有2000余畝,都是80年代農業(yè)社大集體時種植,近年新栽植了400余畝?!惫究偨浝睚弬髅鬟呑哌吔o我們介紹。
舉起傘慢慢俯身細瞧,腳下這面坡上一行行低矮的茶樹,雖然顯得有些蒼老,但大多卻長得壯實?!斑@些老茶園,都是我們前年從樹叢中挖掘出來又進行管護,別看它們樣子老,聽專家說,這些茶樹屬紫陽群體,做紅茶品質極佳。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低不傷胃,y-氨基丁酸和茶氨酚含量高能促進睡眠?!饼徔傉f的頭頭是道。
“龔總,聽說你原來是在瀛湖做漁業(yè)養(yǎng)殖,現在咋到漢陰來發(fā)展茶葉呢?”聽說他和我是漢濱區(qū)的老鄉(xiāng),便問起了這個問題。
“2011年,我成立了‘陜西安康瀛涯漁業(yè)有限公司’,當時注冊資金2000萬元,養(yǎng)殖面積達5000余畝,并于2013年被評定為市級漁業(yè)養(yǎng)殖現代園區(qū)。后來隨著政府對南水北調重要水源地瀛湖治理的需要,我開始轉型發(fā)展。聽別人介紹說,漢陰蒲溪這里有塊得天獨厚的茶樹資源,是研發(fā)高品質紅茶的絕佳之地,經過反復考察,2014年我通過招商引資來到這里。歷經3年來的再次創(chuàng)業(yè),‘漢水春茶葉現代農業(yè)園區(qū)’,在2015年被認定為市級現代農業(yè)園區(qū)。”龔傳明爽快的答道。
“下一步,我主要想走文化和旅游結合的路子,計劃把目前的茶園全部擴建為標準化優(yōu)質有機示范茶園,再借助身后這2.5萬畝茂密的森林以及周圍的民居進行提升改造,發(fā)展鄉(xiāng)村文旅、康養(yǎng)、民宿生態(tài)旅游。今天請各位領導和朋友們來,幫忙給我出出主意?!?/p>
“你們公司是漢陰第一家生產紅茶的,也是第一家做有機茶。目前紅茶生產經營情況咋樣?”“去年試營業(yè)生產了3噸多,收入600多萬元?!饼徔傂Υ?。
“我們公司嚴格按照有機茶的生產標準,對老茶園進行現代化管理。本著對消費者、對每一片茶葉負責的精神,在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全程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上,連續(xù)幾年如一日,堅持人工鋤草、山泉水灌溉、使用有機肥等,從源頭控制,才生產出安全放心的茶葉。”
“嚴格遵循‘品質至上’的產品理念,茶葉品質層層把關,保證產品綠色有機。富硒茶通過采摘、殺青、揉捻、篩選等30道工藝,保證茶葉的口感穩(wěn)定獨一無二,真正的綠色有機品質。同時,我們通過打造‘私人定制’,提高‘漢水茗珠’有機紅茶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將來出口打好基礎。”
……
“一會兒下山后,請大家到我漢江邊瀛湖大道旁的家里去,品嘗我們‘漢水茗珠’紅茶?!焙每偷凝徔偀崆榈厥⒀覀?。
不知不覺中,我們在園區(qū)忙活了一個多時辰?;厥赘鎰e這片昔日廢棄的幾千畝茶山,想起通過三年多辛勤耕耘,如今已是鳥語花香、梯田層層、林木蒼郁、茶花芬芳的標準有機茶園和示范基地龍頭企業(yè),并且連續(xù)通過了權威機構的有機認證,我深深地為“漢水春茶葉現代農業(yè)園區(qū)”綜合開發(fā)的美好前景感到樂觀。
下篇
“嗯,好香啊,味道非常不錯!”在龔總家客廳,手捧剛沏的紅茶,用鼻細吸后入口輕啜緩咽,大家皆不由得連聲驚嘆。精心細觀“漢水茗珠”的湯色紅艷亮,如紅酒般晶瑩剔透,疑是玫瑰花瓣浸出的瓊漿玉液。香氣馥郁撲鼻,緩緩升騰后彌漫在整個古色古香的客廳。輕啜,韻味綿軟悠長,淡淡的陳香伴以柔滑之感,沁人心脾。其香醇甘美,使兩頰生津。
工作人員介紹,紅茶起源于中國,于明朝中后期(約1568年)創(chuàng)制而成,至今中國紅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云南大學研究發(fā)現,安康紅茶y-氨基丁酸(GABA)含量可達400-800mg?100g,是目前世界上含GABA最多的茶。長期飲用安康紅茶,可有助于解決睡眠障礙,治療失眠。
我們剛飲用的紅茶,就是利用y-氨基丁酸含量最多的安康頂級茶葉,根據硒、酚性物、氨基酸等元素以及安康茶葉中硒的賦存狀態(tài)和理化性質,打破傳統(tǒng)的紅茶制作方法,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此時此刻,隨著幾杯香茗入口落肚,五臟六腑仿佛得到了浸潤。此時此刻,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忘卻了世間的煩擾,獲取的只有一份難得的恬淡悠閑心情。心靈立刻變得寧靜,與漢水流域的天、地、樹、云、雨、霧完全融為一體了,身子骨早已經陶陶然醉意朦朧了。
聽龔總介紹,當地茶農對“漢水茗珠”這樣描述:“漢水茗珠、茶香果味,鮮爽生津?!奔氞匪幕ㄏ愎叮^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甘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于鳳凰山的茶園果圃之中,領略那“入山無處不飛翠,漢水茗珠百里醉”的意境,真是其貴如珍,不可多得也!
起身上前端詳展柜,玻璃杯中的紅茶樣品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內質清芳并帶有蜜糖香味。外包裝新穎別致,不論是紙盒的、還是新近剛設計一款書本式并已申報專利的,都充滿了文化內涵和自然美感。
邊喝邊聊中得知,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投資2000多萬元,其中加工方面400余萬元,基地建設方面1600萬元,全面完成了基地水、電、路三通工程,2015年被認定為市級茶葉現代農業(yè)園區(qū)。
當談到為何要舍近求遠自漢濱區(qū)去漢陰縣開發(fā)“漢水茗珠”有機茶園基地?龔傳明說,蒲溪位于秦嶺淺山丘陵區(qū)鳳凰山系,屬于亞熱帶半濕潤河谷盆地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無霜期長,垂直地域性氣候明顯,植被覆蓋率達75%,依山傍水,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當地土壤絕大部分為黃棕壤,呈微酸性,且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鋅硒,所產茶葉氨基酸含量高,內含成分豐富,屬優(yōu)質茶發(fā)展帶,被專家公認為是地球上同緯度最適合茶樹生長的地方。
鳳凰山脈土地肥沃,周圍山巒疊嶂,林木蔥郁,地勢北高南低,既能阻擋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區(qū)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霧。良好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質的水源,為茶葉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漢水茗珠”之所以這么備受青睞,也實在是得于鳳凰山泉雨露之靈氣的浸潤。加之那兒遠離農田和工業(yè)污染,海拔700-1000米之間的月河川道,是種植有機茶葉絕佳的高山環(huán)境。如今成為省市級現代園區(qū)是必然的結果。
目前,公司擁有多位傳統(tǒng)制茶大師及相關專業(yè)人才,山下建有茶葉分選車間,立體化紅茶成型車間,擁有設備200余臺。每20畝茶園配一個護茶員,每年僅采摘兩次。下一步,他們將在年產20噸紅茶項目中,再建設標準化廠房2160平米,購置茶葉加工設備50臺(套),紅茶生產線1條。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正宗的富硒茶葉原材料,2000余畝的富硒有機茶園,從源頭開始為“漢水茗珠”紅茶提供了天然、綠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質原料。地道的制作工藝、自種、自產、自銷,成就了“漢水茗珠”獨一無二的領袖品質,奉獻給社會的不僅僅是地道的高品質紅茶,還有傳承千年的紅茶制作工藝與飲茶文化。嚴格采用紅茶制作工序,制茶工藝精細至苛刻,從而保存了茶葉中最天然的營養(yǎng)成分、最自然的紅茶品味,“漢水茗珠”不只是紅茶,而是紅茶的精華,“漢水茗珠”只為懂茶之人奉獻。
2017年6月10日上午,在第十一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yè)博覽會上,陜西、云南、福建、香港、臺灣和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千余家茶企和有關研究服務機構參展,展品涵蓋茶葉、茶服、茶食、茶機械、茶具及工藝品等上萬種。為愛茶的朋友提供了一個品茶、買茶、淘茶器具、會友的好去處,也為政府、茶企和相關研究服務機構,搭建了一站式展示交流和交易對接平臺。
會展中,中國茶葉協(xié)會會長及省市領導細品“漢水茗珠”紅茶后,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茶葉協(xié)會會長品后,贊不絕口說道:“我這一品就知道這是稀缺的、純正的高山有機紅茶,口感正、味道醇,不錯!”又對他們的參展人員進行了贊許,并鼓勵他們做茶要持之以恒,希望能充分利用好地域優(yōu)勢,把有機茶園發(fā)揚光大、讓有機茶走出國門。
傾聽了龔總的美好發(fā)展藍圖,品嘗了“漢水茗珠”紅茶的正、醇,心動不如行動,秦巴君即興在書案上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多幅名句和詩詞佳作。明東院長回家后第二日,便也以“煙雨蒲溪”為題,創(chuàng)作了多幅中國畫佳作。
飯后茶余,我在想:種茶、飲茶作為茶文化的前提條件,在文人的“品”字參與后,就又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難怪唐?陸羽《茶經》中,在總結唐及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我們百忙工作后,閑暇休憩時,不妨少些煙酒之舉,泡上一壺香茶,擇雅靜之處,或自斟自飲,或以茶代禮、以茶代酒,邀朋結友與同事們舉杯共飲,既可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抒壓助眠,也可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或以茶倡廉,既謝絕了鋪張浪費,又可以茶表德,養(yǎng)護了身體,方得“廉美和靜”;或以茶的精神為模,做一個正直清廉之“茶人”,何樂而不為呢?